東北網4月21日電 生活報報道的《教輔書成為孩子新課業負擔》一文見報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許多家長紛紛打來電話,反映買到的教輔書多數內容雷同、錯誤頻出的現象。據我省出版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教輔市場上,有1/3左右是盜版。
互相抄襲內容雷同
家長於女士本學期開學前到書店給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買口算題卡,在貨架上就發現了兩本同為北師大版的口算題卡,除了封面圖案略有不同,顏色、名稱、每頁的題型、題數、字號、價格完全相同,裡邊的許多頁題甚至都完全一樣,讓她不知道該買哪本。
據我省教育研究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一些質量低劣的教輔書存在互相抄襲,內容雷同的現象。教研部門研發一本教輔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而書商出的教輔書只需要半個月。書商在編寫教輔書時,約請一些資歷並不深的教師進行編寫,以降低成本,卻帶來了教輔書質量的下降。還有些書商將教改前的教輔書拿來改頭換面,就變成了適應新課改的新教輔書,實際上是『新瓶裝舊酒』。
錯誤頻出盜版泛濫
許多家長反映,市場上現在出售的教輔材料錯誤比較多、圖案不清晰。20日,記者在哈市道裡區一家書店裡看到,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正在與書店的售貨員理論,家長本來是買高考文綜(政治、歷史、地理)練習冊,回家後發現內容卻是理綜(物理、化學、生物)的內容。家長氣憤地對記者說,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他現在非常擔心練習冊裡面的內容也有錯誤,那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高考成績。而售貨員對此的態度卻很平靜,她將出錯的練習冊拿在手裡,對記者說,練習冊出現一點小失誤沒什麼。
據我省出版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教輔市場上,有1/3左右是盜版,1/3左右是省內出版,1/3左右是外省出版的教輔書。盜版教輔書以高額的回扣等方式打開銷路,造成教輔市場混亂的局面。
部分正規教輔質量不高
據了解,部分質量不高的教輔書大多是一些非主流出版社或少數純粹以贏利為目的的書商運作的產物。由於這些教輔書的編寫成本很低,因此,能夠以較低的價格供給批發商和銷售商,部分批發價甚至低於書籍定價的50%;而正規出版社組織人力、物力自主編寫的教輔書,由於成本較高,價格上自然沒有競爭力。
據悉,出版發行主管部門只能對盜版進行依法查繳,而對於有著合法身份的一些質量低劣的教輔書,卻沒有任何有力的手段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