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電 近年來,哈爾濱市的家教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陪玩、陪聊天的家教新方式受到了學生家長的青睞。這種與傳統家教風格迥異的多陪家教,將教授學生課本知識放在了次要地位,而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業餘愛好。專家表示,『多陪』家教的出現,說明家長越來越意識到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
家長青睞『多陪』家教
徐女士在哈爾濱市某機關工作,孩子正在讀初中三年級。徐女士說她最『頭痛』的就是孩子放假,因為她和愛人的工作都很忙,所以一到孩子放寒暑假的時候就只能將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可是這個時候她總是不放心,怕孩子偷偷去網吧跟別人學壞。
今年孩子放寒假的時候,經人介紹徐女士認識了正在哈爾濱師范大學讀大三的小楊。小楊家在外地,他也想利用假期打一段時間工再回家。於是徐女士聘請小楊給自己的孩子當家教。起初小楊只是每天來上兩個小時的課,上完課就走。後來小楊的家教工作變成『全天制』。每天一早小楊就來到徐女士家,不僅幫助孩子補習功課,還陪孩子玩耍和聊天,為此徐女士每天向小楊支付50元的工資。徐女士說,在20多天裡小楊和自己的小孩處得跟親兄弟一樣,有些事情孩子不跟徐女士說,卻告訴小楊。不僅如此,徐女士還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了,也更懂事了。
在采訪中,許多家長向記者表示,他們希望給孩子找一個『多陪』家教。這些家長說,現在僅僅為人誠實、功課好的大學生遠達不到要求,適應當今社會的家教必須還應該是健談的、多纔多藝的,要懂得怎樣引導小孩,最終讓小孩從其身上學到功課以外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多陪』家教也就應運而生了。
『多陪』家教要靠實力征服學生
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了當過『多陪家教』的馬巍。一談起她『征服』有著獨特個性的小潔的經歷,她的臉上就露出掩蓋不住的喜悅。
小磊是哈爾濱市一所高中的學生,她曾是老師和家長眼裡的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是後來她迷上了網絡,自此,整個人全變了。開朗活潑的她變得不愛說話,讀書也不再用功,整天關在房裡敲鍵盤,眼看女兒的學習成績隨著高中衝刺階段的逼近而每況愈下,小磊的爸爸媽媽心急如焚。
小磊的父母來到家教中心想為小磊找一名家教,結果找到了馬巍。馬巍得知詳情以後胸有成竹地接下了這個任務。她告訴小潔的父母,跟孩子溝通要多從小孩的角度出發,多花些時間去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建立與孩子之間平等的朋友般的關系。
剛開始,馬巍並沒有立刻給小磊上課,而是問小磊的興趣是什麼,小磊告訴她是上網和英語。小磊很開心地說她們的興趣居然是一樣的。因此小磊的第一節課就是跟她一起上網。在這過程中,馬巍發現小磊雖然經常去QQ裡聊天,但其實她對網絡的了解很少,所以她帶著小磊去各大知名網站瀏覽,還介紹幾個英文網站給她,並教她怎樣從網上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和最新的訊息。小磊一下子就對馬巍寬廣的知識面欽佩不已。她覺得這個年齡相仿的大姐姐一定會成為她的好朋友。後來,小磊告訴馬巍,她在網上交了一個『男朋友』,而且談了很長時間了,她覺得虛擬戀愛的感覺『棒極了』。這一切其實都在馬巍的意料之中。馬巍對小磊講了她本人的戀愛經歷,告訴她戀愛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而網絡情人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它是虛擬的形象再加上自己美好的想象構成的,而離開了想象,他將會顯得一無是處。小磊在馬巍的引導下終於了解到網絡並不是聊天解悶的工具,正確使用網絡能不斷地充實自己,而只有打好知識基礎,纔能讓網絡真正地為自己所用。如今的小磊只在復習完功課之後纔上上網,她本人收了兩個學生:她的爸爸、媽媽。
『多陪』對家教綜合素質提出新要求
據了解,隨著能夠『陪讀』、『陪玩』、『陪練』、『陪唱』的『多陪』家教的興起,原本思維敏捷、解題有方,但性格內向、不善講解的家教人員開始受到冷落。
哈爾濱師范大學家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家長喜歡請忠厚、老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做家教,而現在則是多方面挑選,既要求形象健康、性格開朗、還要知識面廣、多纔多藝、在學校擔任學生乾部更好。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陪』家教這種新興的家教方式,也受到大學生的普遍歡迎。一些大學生認為這種『多陪』家教相對較輕松,收入也比較高。哈爾濱師范大學一名學生告訴記者,自己在寒假期間當家教陪讀賺來的錢足夠一學期的生活費。
哈爾濱市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多陪』家教雖然弱化了對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要求,但卻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標准,如果大學生家教因為覺得工作輕松而掉以輕心,結果只能是被家長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