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發生了一起典型的以職務為身份掩護、高額利息為誘餌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哈爾濱市一家銀行某支行的女行長馮麗(化名)涉嫌金融憑證詐騙罪、詐騙罪和職務侵佔罪,被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女行長詐騙巨款上千萬
騙術暴露獲罪三項
經公安機關偵查,馮麗涉嫌金融憑證詐騙、詐騙、職務侵佔三項刑事犯罪。其中僅金融憑證詐騙中就有12起案件,詐騙人民幣580萬元。
罪名一:金融憑證詐騙
案件一:1999年被告人馮麗與郭某相識後,馮以行長身份騙取郭某的信任,以支付高於銀行利息為手段,騙郭某到其銀行存款。從1999年起,郭某多次在該支行存款,把存款交給馮麗後,馮麗給郭某開具假存款單;2004年4月5日郭某要把款全部提走,把所有款單交給馮麗。馮麗給郭某人民幣5萬元和美元2萬元,剩餘的款給郭某重開三張定期儲蓄存單,存款計320208.48元被馮麗非法佔有。
案件二:2001年被告人馮麗與趙某相識後,馮麗以6%的高息為誘餌,騙趙某到其支行存款,2001年11月2日趙某找到馮麗到該支行存款人民幣10萬元,馮麗給趙某開具假的現金存款單,2002年10月份存款快到一年時,馮麗主動給趙某送來6000元利息,騙取趙某的信任。2002年12月30日趙某再次存款人民幣15萬元,馮麗給趙某送去25萬元的存款利息1.5萬元,25萬元被馮麗非法佔有。2004年6月5日馮麗以朋友有事為由,事先承諾用一個月給1萬元利息,又騙取趙某人民幣13萬元。
案件三:2000年被告人馮麗與周某相識,周某通過馮麗在哈市商業銀行金馬支行和中山支行分別存款人民幣25萬元,2001年10月,馮麗找到周某說可以個人名開立賬戶,存款必須100萬元以上,年息4.5%。2001年10月,周某將人民幣50萬元存款單和50萬元現金送到該支行交給馮麗,馮麗把50萬元利息和100萬元假的存款單交給周某。一年後,周某讓馮麗把存款單改成其女兒的名字。100萬元被馮麗非法佔有。2004年6月,馮麗以借為名又騙得周某人民幣10萬元。
罪名二:詐騙
馮麗還被查明涉嫌詐騙行為犯罪7起,詐騙人民幣472萬元。
2003年1月,馮麗到某省直屬單位拉存款,謊稱存款達到50萬元以上,定期一年的,銀行按7%付利息。該單位周某找其朋友四人將人民幣430餘萬元存入馮麗指定的公司賬戶,馮麗出具三張合計人民幣430餘萬元假的現金存款單,為保證資金安全,馮麗把該公司的財務公章和名章交給周某保管。後來周某等人陸續取出人民幣380萬元,其餘50萬元被馮麗非法佔有;2003年12月9日,被告人馮麗找到某單位假借銀行名義出具借據,向單某借款人民幣40萬元,借期兩個月,利息人民幣10萬元,40萬元被馮麗非法佔有;2004年5月13日,被告人馮麗向張某借款140萬元,同樣假借銀行名義給張某出具借據,借期5日,利息10萬元。過期後,因張某催要,馮麗還款30萬元,其餘110萬元被馮麗非法佔有。
罪名三:職務侵佔
除金融憑證詐騙和詐騙行為以外,公安機關還查明,馮麗涉嫌職務侵佔行為。
2000年5月27日,馮麗代表其支行與哈爾濱市某中學校簽訂租房協議書,銀行租用該中學辦公房,年租金人民幣21萬元。馮麗在銀行報銷房租時,卻用偽造的哈爾濱市某貿易公司與銀行簽訂的年租金39萬元的租房協議書,從2000年至2003年,馮麗多報銷房租款432030元,並非法佔有。
據辦理本案的檢察官介紹,馮麗使用編造的銀行存單詐騙數額特別巨大;使用偽造的銀行公章詐騙數額特別巨大;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佔單位財務數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金融憑證詐騙罪、詐騙罪、職務侵佔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馮麗犯數罪,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69條規定對其處罰。特提請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判決。
據一位法律界業內人士介紹,向馮麗這樣的情況,如果法庭認定了全部的公訴事實,她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刑事處罰。
詐騙者:用特殊身份作掩護
受騙者:因『貪心』追悔莫及
馮麗在短短的幾年間詐騙了1000餘萬元,其數目不可謂不巨大。但在看了厚厚案卷中的十幾起案件以後,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一個共同點,就是所有的案件中都存在經熟人介紹並許諾高額利息的現象。
其實馮麗詐騙手法中的『科技含量』不高,只不過是騙人存款,然後再開出假存單給對方,最後把儲戶的存款非法佔有。但就是這麼簡單的騙術為什麼能夠屢屢得手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銀行行長的身份加上高額利息的許諾。
一位律師在分析此案時說,目前有很多利用特殊身份進行詐騙的案件。他們在開始之所以能夠『得手』就是因為人們對這些騙子的身份盲目相信,其實是對這些人所在單位的相信。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目當中,銀行的信任度是非常之高的,肯定不會騙人。本案被告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來進行詐騙活動。除此之外,貪小心理是造成諸多被害人上當受騙的根本原因。其實道理很簡單,即便是銀行,也不可能給儲戶超過國家規定標准的利息,否則就會有問題。但這些受騙的人都只想著貪圖小利,沒想過這麼簡單的道理。只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就沒有人會上當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