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省氣象臺:近日我省有可能再次出現沙塵天氣
2006-04-24 07:37: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3日電 連日來,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沙塵天氣,從天而降的黃沙和塵土不僅污染了環境、也影響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雖然這次大面積的沙塵天氣沒有波及我省,但是,近年來,沙塵天氣在我省並不少見。據氣象部門統計,僅今年3月以來我省就已經出現了兩次較大范圍的沙塵天氣。

  那麼,我省發生沙塵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省是不是這兩次沙塵天氣的源發地呢?

  對此,專家給山了—致的答案:即,我省不是沙塵暴的源發區,我省沙塵天氣主要受外來風沙的影響。

  東北農業大學水上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利教授陳祥偉認為,侵襲我省的沙塵主要是來自境外的『進口沙』和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尤其是科爾沁沙地,由於草原過度放牧、地表植被破壞嚴重,再加上持續乾旱的氣候條件,成為多次大范圍沙塵天氣的源發區。陳祥偉解釋說,作為一種災害性的天氣現象,沙塵暴的形成並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這種災害性天氣的形成是氣候變化和環境因素相吻合的產物,二者缺一不可。近年來,沙塵暴逐漸從源發區擴展到一些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像近日我國華北、東北地區發生沙塵天氣,不僅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綜合體現,另一方面也與當地氣候周期變化密切相關。從沙塵暴的成因和歷史記錄看,這種災害性天氣無法徹底消除,但人為改善環境可以緩解沙塵暴的強度和頻率。

  省氣象臺副臺長鍾軍說,『從氣象角度講,沙塵天氣的形成離不開三方面的共同作用:裸露在地表的沙源、持久的強風和令大氣層不穩定的動力條件。在我國西北和華北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生態環境脆弱,地表植被被人為破壞,當地土地沙化不斷擴展,由此為沙塵暴的形成提供了沙源。3月10日,我省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的部分市縣出現了浮塵或揚沙天氣就是由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源帶來的。』

  鍾軍認為,近日我省冷空氣活動仍然頻繁,因此有可能再次出現沙塵天氣。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