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4日電 4月21日,我省赴滬蘇浙學習考察團結束全部行程,在浙江省溫州市召開學習考察總結會。參加學習考察的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地)和中省直企業負責同志等交流成果、暢談體會,並提出了將所學經驗運用到實際的思路和建議。率團考察的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栗戰書作總結講話。副省長王利民主持會議。
在為期13天的學習考察中,考察團深入滬蘇浙15個市區和21個縣,詳細聽取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經驗介紹,並與黨政主要領導進行了深入會談,就加強優勢互補、推動深度合作達成了有關共識。參觀走訪了一些工業園區和企業,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增進了互信。省團和各市(地)分團累計舉行70餘場不同類型的推介會、懇談會、說明會,有力地推介和宣傳了黑龍江。省團共簽訂各類項目合同116個,合同金額159.42億元。
總結會上,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此次學習考察活動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黑龍江工作兩次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學習考察自始至終體現務實精神,考察意義重大、影響廣泛、效果明顯。通過學習考察,開闊了眼界,受到了震撼和啟迪,要充分借鑒吸收學到的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真抓實乾,推進全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栗戰書在發言中首先充分肯定了此次學習考察的組織准備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他在簡要分析了滬蘇浙經濟發展的走勢後指出,滬蘇浙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昇級明顯;企業進行大規模的調整,戰略性的整合繼續推進,組織結構更加優化,創建各類研發平臺,千方百計聚集智力,吸納高精尖技術和高級科研人員,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戰略結合,中低檔產業、一般制造加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富餘資本開始向外轉移,而技術、人纔、管理、國際大財團和人纔資本向內流入;區域性整體開發的力度不減,手筆更大,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發展;滬蘇浙各層面政府看重我省能源資源原材料、人纔技術優勢和對俄合作的可能性,企業則普遍關注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對俄合作開發情況和相對較低的成本。這些新的動向和走勢對於我們很好地把握合作機遇極為重要。目前,滬蘇浙進入和打算進入我省的企業,大多數限於農副產品加工和一般制造性企業,而金融資本、大的財團、中介機構、現代物流和高新技術類大產業向我省轉移的態勢有所顯現,但不明顯;滬蘇浙對俄合作有強烈的願望,但是顧慮多,信心不足,決心未下;滬蘇浙對東三省特色優勢和產業結構有較為清楚的判別,對我省發展環境、生產成本和市場等存有傳統認知,各地各部門要創造合作條件,找准定位、發揮優勢、揚長避短,進一步提昇與滬蘇浙地區的合作水平,推進深度合作。
就如何推進和落實與滬蘇浙的合作,栗戰書強調,要把聯手開發利用我省和俄羅斯的能源資源原材料作為大的戰略來研究,力爭在取得采礦權和建設運輸通道等方面有較大突破。要把俄羅斯、韓國、日本、朝鮮和滬蘇浙作為統一的市場來研究和開發。對俄合作要依托不依靠,進軍不單打。要用我省的資源、人纔、技術換南方項目、資金和市場。產業項目引進不求最高,力求較好,在接受一般產業轉移的同時,必須注重引入一些高新技術產業或項目。要以中小為主,引大的引好的;以一般為主,引高的引新的;以今日市場為主,引能夠佔領未來市場的。要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下決心搞好我省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和園區建設,准備迎接轉移浪潮的到來。
要充分發揮我省科技教育的優勢,加快科研體制改革、經營體制轉變、高新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資源整合,形成強大的以核心創新能力為原動力,以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為標准,以強大的吸附能力為平臺,集聚先進的產業,吸納發達的產業,促進產業產品的新興化、高新化,從根本上改善優化我省的產業產品結構。要形成政府推動、企業行動和社會聯動的合作之勢。
又訊(記者賈輝)4月15日至21日,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栗戰書率領我省學習考察團在浙江省學習考察。在浙期間,考察團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進行了深入會談。在杭州和溫州分別舉行了黑龍江振興老工業基地、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推介會。在寧波杉杉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看望慰問了黑龍江籍農民工。
考察團還參觀了華立集團公司、UT斯達康公司、嘉利特荏原泵業有限公司、華中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華峰集團等企業,並同杭州、寧波和溫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就加強合作等問題進行了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