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5日電 24日召開的省政府第33次常務會議,全面分析了全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高點起步,工業生產穩步攀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國內外貿易增勢強勁,財政狀況明顯好轉,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昇,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過上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實現全省生產總值1197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1.5%,增幅高於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是1992年以來同期的最高增幅。
『三農』工作開局良好。備春耕生產進展順利,畜牧業繼續較快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躍上新臺階。農作物意向種植面積比上年增長0.4%。全省實現畜牧業產值同比增長12.3%,增幅同比提高了0.5個百分點。轉移農村勞動力同比增長8.4%,收入增長20.8%。全省轉移勞動力320萬人,同比增長8.4%,完成全年預期的70%以上;實現勞務收入58億元,增長20.8%成建制輸出人數佔總量的40%。
工業生產增勢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4%增速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是1998年實行規模以上工業統計以來同期的最高增幅,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雞西、綏化、黑河、大興安嶺和農墾總局等9個市地(局)的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0.2%、33.6%,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提高28.5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6%增速同比加快9.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為近十年來同期的最高增幅。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推動消費市場持續昇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元,同比增長14.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6%,其中,工薪收入、經營性淨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分別增長12.2%20.4%和1倍,成為拉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較大幅度增長的重要因素。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338.8元,在去年較高基數基礎上又增長12.1%。農產品出口較多,價格上揚,農民外出打工及家庭現金收入分別增長73.2%和5.7%。在城鄉消費上,全省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4.6%,增幅同比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5.4%,增幅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零售額增長11.7%,增幅提高3.7個百分點。
外貿進出口保持高速增長。進出口同步增長、結構趨於優化、增速首次列全國第一是一季度對外貿易的亮點。外貿進出口完成2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國第一位,創歷史最好水平。實際利用外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8.5%,增速同比加快4.4個百分點。
財政、金融形勢趨好。在財政收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3.9%,增速同比加快10.5個百分點。在金融方面,運行態勢有所好轉,貸款餘額增長5.4%增幅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