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7日電 『現已查明,群力新區范圍內現有私建濫建房屋1112處,近100萬平方米。哈爾濱市政府在即將開始大規模征地拆遷行動中,對這些私建濫建房屋將不予補償。而對新區內失地農民,政府將給予妥善安置。』這是記者從今日召開的哈爾濱市群力新區依法整治私建濫建行為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據群力新區開發建設指揮部主任邊洪霄介紹,從1998年開始,哈爾濱市政府就多次發布公告,嚴禁在群力新區規劃范圍內佔地建房,並將群力新區開發建設的規劃意向向社會披露。然而,截至目前,群力新區內違法用地、私建濫建現象日益嚴重、屢禁不止。在群力新區27.33平方公裡范圍內,私建濫建房屋成群組格局分布,大部分為一磚牆體、無保溫防寒功能、無上下水和用電設施的三四層樓房,其中單體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就有400多棟,最高達6層樓,最大的一棟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有一戶最多私建濫建房屋達11處,計2萬多平方米,以每平方米250元到300元造價算,投入資金達500萬元到600萬元。假如這些私建濫建以每平方米500元獲得補償的企圖得以實現,政府將直接損失5億元,相當於哈爾濱年收繳土地出讓金總數的一半。據查,私建濫建者中,社會閑雜人員佔有相當大比例,同時也包括一些農民、城市居民和掌握一定權限的黨政機關乾部。對於這些想非法獲得國家拆遷補償資金的行為,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態度明確:不予補償,堅決打擊。
據悉,群力新區現有農民2000多戶,為保證當地農民失地不失居、不失業,政府將投資為農民建一處新村,還將成立運輸公司、勞務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解決農民就業問題。目前,群力堤防征地拆遷工作將首先啟動。群力堤全長13.5公裡,佔地面積為112.28公頃,其中,國有土地23.74公頃;集體土地88.54公頃。共涉及被拆遷居民、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64戶,擬拆除建築總面積18.1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