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焦點訪談:追查黑津冀特大虛開發票案
2006-04-27 22:32:50 來源:央視國際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7日電 4月27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追查『黑津冀』特大稅案》,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翟樹傑:

  每年的4月份是全國的稅法宣傳月。今年4月20號,國家稅務總局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9起重大涉稅違法案件的查處情況。這9個案件是稅務機關在過去一年中查處結案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代號為『黑津冀』的系列虛開發票案波及的范圍之廣、涉案的企業之多、金額之大是近年來非常罕見的。

  解說:

  2004年6月,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國稅稽查部門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對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進行專項檢查的時候,一家公司的情況引起了稽查人員的注意。

  王峰黑龍江省龍江縣國稅局山泉分局代理局長:

  翻開賬本一看,它的銷售額特別巨大。在4至5月份這兩個月的時間內,它的銷售額達到了5.59億元。

  解說:

  這家名叫興盛廢品收購有限公司的企業從相關材料上看,2004年3月份纔取得工商營業執照,辦理稅務登記,4月1號纔正式運營。稅務稽查人員說龍江縣經濟並不發達,國稅年收入只有2700萬元,在龍江縣能把買賣做到這個程度,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樣的企業呢?

  王峰:

  右側的這兩間房就是龍江縣興盛廢舊物資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在工商局注冊的經營地址,這兩間房大概也就十幾個平米。

  解說:

  而現場了解到的情況更是讓人大吃一驚。

  戴璐記者:

  2004年的時候您住這兒嗎?

  黑龍江省龍江縣居民:

  我住30多年了。

  記者:

  那段時間這兩個屋開了一個公司,搞什麼的您知道嗎?

  黑龍江省龍江縣居民:

  不知道,沒開過公司,都不知道公司,那不知道,那真不知道。

  記者:

  您見過他們往裡面進一些廢品什麼的嗎?

  黑龍江省龍江縣居民:

  沒有,那指定沒有。

  記者:

  從來沒有看見過?

  黑龍江省龍江縣居民:

  從來沒有,你放心,家裡外頭那院子還沒有屁股大呢,他上哪兒進那玩意兒去,沒有,指定沒有。

  王峰:

  作為我們稅收工作人員到這兒一翻賬本,一看它的場地,一看它的5.59億元,就給它畫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問號,就認為它第一印象它是有問題的。

  解說:

  經過稅務部門的初步認定,興盛公司存在虛開發票的重大犯罪嫌疑。據介紹,廢品回收有利於廢舊物資的循環再利用。國家為了鼓勵開辦廢舊物資回收企業,對這類企業實行的是免稅的政策,也就是說這些企業只要花幾塊錢的工本費就可以領到普通發票作為經營憑證。於是,就有不法分子在這種發票上動起了腦筋。

  施灝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公安局法制科科長:

  稅務機關稽查以後,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全部逃跑了。

  解說:

  在國稅總局和公安部的指使下,齊齊哈爾市成立了由公安和國稅部門聯合組成的專案組,而興盛公司真正的老板張德旺則是破案的關鍵。

  施灝:

  2004年9月23日北京開往圖們的K215次列車上,包房裡把他抓獲了,當時不承認自己就是張德旺。

  解說:

  經過公安部門艱苦的努力,張德旺在出逃近三個月後被抓獲。在看守所我們見到了張德旺,他交代說興盛公司是他在河北的一個親戚授意他注冊的,他對虛開發票的事實供認不諱。

  張德旺:

  當時他(親戚)就讓我,就是在本地成立一個有色金屬回收公司,他那頭所有的業務由他負責,我們這頭只負責稅務局的申報、記賬、領票,完了之後我們把領來的空白發票直接到河北或者到天津給他,完了之後他跟廠家具體交易。

  施灝:

  你拿名,你拿出公司名開多少錢,什麼公司名,我就給你開,開完以後一張多少錢,甚至有的成本,一本多少錢。

  張德旺:

  就感覺這錢來得挺容易,也就是每個月最多的時候能領七八本發票。

  解說:

  張德旺說虛開發票給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錢財。到後來,他覺得只靠興盛公司一家錢還來得太慢,他又伙同林立新、孫軍等人注冊了13家廢品公司,加快了虛開發票的速度。經專案組確認,張德旺等人一共開出的發票有4237份,金額高達23.9億元。在調查這起案件的同時,黑龍江對全省的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也逐個進行了排查。

  佟俊海黑龍江省國稅局總會計師:

  從我們省來講,最終查處確認的總共是39戶企業,開出的總金額初步估計在50個億左右,也就是說可能導致減少或者影響國家稅收大概在5個億左右。

  解說:

  佟俊海介紹,廢舊物資發票通常是一些需要廢舊物資作為生產原料的生產企業進貨的憑證,以此為憑證,這類生產企業又可以依據發票上的金額抵扣銷售產品後應繳納的增值稅,而如果發票是虛開的,國家就會因此損失這部分稅款,那麼拿到虛開發票的企業也是調查的重點。

  記者:

  我現在是在天津的靜海縣,那麼靜海縣它有很多生產銅杆、銅絲這樣的企業,就像這家企業它當時也是注冊是生產銅杆、銅絲的,那麼這些企業它是需要利用廢舊物資來作為生產原料的。公安機關和稅務公關發現,張德旺當時開出的很多發票都是流向了天津靜海縣的這些企業。

  解說:

  在專案組的統一部署下,天津市對靜海縣的近100戶有色金屬企業進行了排查,查明有20戶企業經手的發票憑證是花錢從黑龍江購買的虛假發票,一共有1007份。

  崔立軍天津市靜海縣國稅局第五稅務所所長:

  他們開的票就是這樣子的,這發票抬頭是黑龍江省工商業統一發票,這張票呢所開的貨物都是廢銅,他們填寫的金額都是頂頭填寫,像這個是開到999780元,下面每張票都是這樣子的。

  解說:

  按照國家規定的稅率,從黑龍江流向天津的虛假發票已經實際抵扣的稅款達到9425萬元。可是當專案組進駐靜海縣時發現,涉案的20戶企業除了一戶還在生產之外,其餘19戶的情況都十分反常。

  李建農天津市國稅局稽查局協查科科長:

  我們通過黑龍江省國稅局給我們提供的線索,我們就找到了這家企業,天津市旺達線材有限公司,我們來到以後呢,發現這些所有的設備都是比較陳舊的,根本就無法再生產,而且既沒有管理人員,也沒有工作人員,只有一個看門的。

  崔立軍:

  在我們進一步查處過程當中又發現這些企業都存在虛假注冊、虛假注資的情況,你比如像這戶,天津市宇順線材有限公司,它在2003年的12月2日注冊資金是50萬元,到了2003年12月23日50萬元立即取走。

  記者:

  這些公司全是這種狀況?

  崔立軍:

  都是這樣的。

  解說:

  顯然涉案的這些有色金屬企業是在惡意使用廢舊物資發票。其實這些企業既不需要進貨,也不可能有產品銷售,即使進項稅可以抵扣消項稅,但是對他們本身來說得不到什麼利益。那麼他們不顧違反法律規定,想方設法獲取這些發票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李建農: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於下家,他為下家等於虛開,在無貨物的情況下虛開增值稅發票。

  解說:

  原來這些企業真正的目的是花較少的錢買到廢舊物資發票,而這些發票不但抵扣了他們虛假申報的增值稅,而且可以同時到稅務部門騙購增值稅發票,再對外虛開給下家,獲取更多的非法利益。普通發票經這些企業一倒手,就倒成了能夠賣給下家的增值稅發票。目前查明,這些企業開設的增值稅發票票面金額達到9.97億元,幾乎就是專職的『洗票公司』。

  雛明山天津市國稅局副局長:

  廢舊物資普通發票涉及到黑龍江的23戶企業,而我們天津這邊又是19戶企業,這19戶企業它再對外開的時候涉及到全國的28個省市,開出了11100份增值稅發票,又涉及到1000個企業,這樣看的話它是呈一個放射性的分散的狀況。

  解說:

  調查到這裡,專案組確認這是一起系列的虛開發票案,而且從天津開出的增值稅發票有相當一部分流向了河北省。

  孫大慶河北省保定市國稅局稽查局稽查科科長:

  保定像生產電力產品的企業特別多,它主要也需要這些原材料。而天津的這些企業呢它也能夠提供這些原材料的發票,兩者的共同利益促使他們勾結在一塊了。

  解說:

  位於保定市的這家國威電器公司就是生產電力設備的。2004年曾經使用過兩份天津宇順線材公司虛開的增值稅發票。

  孫大慶:

  打比方就是這個企業吧,要是這個月銷售一萬元錢的貨物,按照規定這是不含稅,乘以17%的稅率,它應該繳納1700塊錢稅,它取得這些發票以後呢,要是取得一萬元錢這個增值稅發票,發票上注明的抵扣稅款也是1700元,這麼著它就不需要拿稅了。

  解說:

  根據國家稅收監管的規定,國威公司非法獲得的兩份增值稅發票近20萬元,直接抵扣稅款2萬多元,像國威公司這樣的偷稅行為,給國家稅收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齊建波河北省國家稅務局總會計師:

  河北接受天津過來的增值稅發票一共是442戶企業,涉及發票6939份,稅額大概1.05億元。

  記者:

  這1.05億元的稅額都是真實發生了嗎?已經發生抵扣了嗎?

  齊建波:

  對,是已經發生抵扣的稅額。

  解說:

  從黑龍江到天津,再到河北,這只是這起系列虛開發票案的一條主線索,這起案件波及的范圍之廣、涉及的企業之多、涉案稅額之大都是近年來罕見的。而且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復雜多樣,顯示出團伙化、網絡化的犯罪態勢。不過在國稅和公安部門的密切配合下,這起代號為『黑津冀』的系列虛開發票案成功告破。對因查獲得14.28億元的稅款和罰款目前正在追繳。

  馬毅民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

  下一步我們還將對虛開,利用非法所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及其它可抵扣憑證,騙抵進項稅額和騙取出口退稅額,以及利用假賬、兩套賬、賬外經營等手段偷逃企業所得稅和其它各稅的行為要開展嚴厲打擊的行動。

  主持人:

  這起案件中,目前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7人,其中22人在一審中被判刑,張德旺因為情節嚴重被判處死刑,另外有3人判死緩,1人無期徒刑,其餘在逃人員正在抓捕之中。而對於購買和接受虛假發票的企業,除了根據稅法還要進行補稅和相應的處罰之外,有關犯罪嫌疑人也被移送公安機關,將接受法律的審判。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