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電(記者 孫曉銳)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紅星村,是遠近聞名的『沙發屯』。全村500多戶人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從事沙發制造、木材加工。2005年,該村產值達3000多萬元。記者向這裡的村民詢問,是誰帶動了這裡沙發專業化、產業化經營。『百名記者下基層』采訪組來到紅星村後,熱情的村民把記者領到了『沙發大王』趙國林家裡。
趙國林,今年56歲,是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紅星村三組的村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黨員。多年來,先後被評為市、區、鄉沙發大王、致富標兵、優秀共產黨員、黨員骨乾戶等光榮稱號。
![]() |
養病中的趙國林在家中接受記者采訪 |
沙發專業經營的引路人
二十年來,他依靠改革開放良好的政策環境,抓住機遇,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了貧困,率先步入了富裕行列,成為紅星『沙發屯』裡年產沙發2000套,產值超百萬元的專業戶,被大伙稱為『沙發大王』。他有錢了,沒有忘記黨對他的恩情,沒有忘記鄉親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貧困戶擺脫貧窮,踏上共同致富路。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村民馬德山想自己包沙發賣。可是他自己蓋房子欠下2萬元的外債,沒有做沙發的本錢。趙國林就借給馬德山5000元錢,購買材料,並上門指導,象乾自己家的活一樣,忙前忙後,毫無保留。在他的幫帶下,馬德山的技術不斷精熟起來,第一年就賺了6000多元錢。馬德山感激地說:『趙叔,我怎麼謝你纔好呢?』趙國林卻說:『要感謝,就感謝黨吧!』
這些年來,趙國林同志幫助過很多象馬德山這樣的鄉親。村裡有許多人想從事沙發生產,由於剛起步,技術不熟,趙國林就主動給大家當師傅。十幾年來,趙國林帶出的徒弟有幾十人。現在,大多數人都成為包沙發的大戶,走上了富裕道路,甚至,有的村民年收入已經超過了趙國林。
![]() |
車間工人正在進行『捫工』 也就是包沙發皮 |
貧困鄉親的知心朋友
趙國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看到周圍一些貧困戶生活艱難,心裡總感到不是滋味。於是,一人有難大家幫,成了他始終不放棄的信念,一直堅持捨已為人,毫無怨言。
趙國林的鄰居陳東啟家境困難,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加上地勢低窪,只要一下雨,屋裡就進水,連臉盆、鞋都能漂起來,淘也淘不淨,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連人身安全都將難以保證。看到這種情況,他拿出錢為陳東啟翻蓋了新房。
趙國林住的紅星村三組有個出了名的貧困戶李吉濱,夫妻倆年歲大,家裡缺少勞動能力,加上孩子多,生活一直困難。趙國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幾年來,先後為李吉濱捐資6500多元錢,維修舊房捨,幫助其子女找到致富門路,還上了債務,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幾年來,村裡有個什麼大事小情,村民有什麼大災小難,趙國林都慷慨捐助,二百、三百、三十、五十元的捐款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累計起來超過幾十萬元。他通過教技術、幫資金,使20多個村民逐漸發展為沙發專業戶,11戶貧困戶越過了溫飽線。大家都把他視自己為患難與共的貼心朋友。
具有遠見卓識的『傻子』
1994年,他到虎林外貿市場出售沙發,由於缺乏外貿知識,不懂俄語,影響了對俄貿易,生意受到了損失。此後,他格外尊師重教,決心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1996年紅星中心校運動會期間,他贊助了1000元錢,同年的教師節拿出1000元錢獎勵教師。1997年又拿出1000錢慰問教師。有人說他傻,他卻說:『教育出人纔,教育出財富。這是涉及咱村裡孩子的大事。農民要闖市場,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沒有知識是不行的,這是涉及子孫後代的大事,只要能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人纔,我甘願當這個傻子』。從此,只要鄉村教育有什麼需求,他都熱情相幫。
近幾年,趙國林同志不幸患上了股骨頭壞死,有人勸他說:『攢點錢給自己治病吧,多為家裡想一想。』他卻說:『作為一名黨員,就要發揮黨員的作用,幫貧助困,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的責任,為社會、為父老鄉親做點事是應該的』。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思想境界,在趙國林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