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9日電 記者28日從全省紀檢監察案件審理暨復查工作年會上獲悉,2005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部門共審結案件5415件,給予5000餘人黨、政紀處分。今年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將按照中央紀委提出的『二十四』字辦案基本要求,認真履行審理工作職責,整體推進審理案件和復訴復查工作上水平。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楊光洪出席會議並講話。
楊光洪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全省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和申訴復查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和申訴復查工作的思想性、政策性、業務性很強,責任重大,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一個人的政治生命。紀檢監察乾部要充分認識案件審理和復查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堅持以人為本,高標准、高質量地做好這項工作,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制效果的統一,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省委中心工作服務、為社會發展穩定服務。
楊光洪強調,審理大計、質量第一;復查大計、公正第一。提高案件審理和復查工作質量要著重處理好三個關系、體現三個結合、取得三個效果。三個關系是:案件審理與案件檢查的關系,案件檢查必須做到高質量、高標准。案件審理與被檢查人的關系。要寬嚴相濟、區別對待,對嚴重違反黨紀政紀和法律的乾部要堅決懲處,對一般犯錯誤的黨員或監察對象,要盡量教育挽救。案件審理與常委會的關系。審理報告要力求准確,為常委會決策打好基礎。三個結合是:二十四字方針之間的有機統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是審理案件的前提和基礎,定性准確、處理恰當是審理案件的關鍵,手續完備、程序合法是案件審理的要求,將這些關系統一和結合起來,纔能保證審理質量。實體准確和程序合法的結合。既要維護黨紀政紀的嚴肅性,又要保護黨員和監察對象的合法權益,切實保證質量,不辦錯案。依紀依法處理違紀案件與把握政策的結合。要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精神,解放、教育和挽救大多數,打擊極少數。案件處理後要取得三個效果,即良好的法紀效果,良好的社會效果和良好的政治效果。
會議還傳達學習了全國紀檢監察案件審理暨申訴復查工作年會精神,部署了今年我省的紀檢監察案件審理暨申訴復查工作。會議要求,一要不斷強化『審理大計、質量第一』的理念,進一步嚴格依紀依法審理案件。二要做好申訴復查工作,切實保障黨員和監察對象的合法權利。三要完善程序性法規,深入推進審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四要健全工作機構和人員配置,積極推動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