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日電 經濟管理專業的大專畢業生高穎,下崗5年來一直想開一個超市,但苦於沒有資金一直沒有實現。今年4月12日,經社區乾部擔保,高穎當天就辦完了小額貸款手續。
3月份以來,齊齊哈爾市實施了『創業帶就業』工程,大大促進了小額貸款的發放和再就業工作的實施,呈現出一個『能人創業、眾人就業、社會樂業』的喜人局面。
鼓勵有固定收入者擔保
齊齊哈爾市作為國家重要老工業基地,就業壓力一直比較大。該市每年需要安置各類下崗失業人員14.5萬人左右,約佔城市總人口的10%。
2003年,國家為了扶助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對下崗失業人員創業者提供小額貼息擔保貸款。但直到去年年末,齊齊哈爾市只有3185名下崗職工辦理了小額貸款,金額5809萬元。小額貸款落實進度緩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下崗職工缺乏擔保人或擔保物。
一方面,銀行有資金因怕風險不敢貸款;另一方面,下崗職工創業需要資金又貸不來。如何解開這個『扣』,發揮小額擔保貸款在促進就業方面的作用呢?
今年3月,齊齊哈爾市政府實施『創業帶就業』工程。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在自願基礎上,鼓勵和動員有固定收入、特別是國家公務員與創業者結成『一幫一』的對子,為其承擔小額貸款擔保。如此,既降低了金融部門的風險,也簡化了貸款手續。
該市頒布了《齊齊哈爾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為創業者承擔小額貸款擔保管理辦法》,把『創業帶就業』工作作為該市今後幾年的頭等大事。
齊齊哈爾市把今年作為『創業帶就業』工程的播種年,培養創業帶頭人1萬人,帶動3萬人實現再就業;『十一五』期間,該市培養創業帶頭人5萬人,帶動15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創業帶就業』工程的實施,得到了乾部群眾的積極響應。這項工作啟動的前3天,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就有25名機關乾部與下崗職工結成了申請小額貸款創業的幫扶對子。該市商業銀行等一些本來沒有擔保任務的單位員工,也積極主動要求為創業者提供擔保。
擔保者參與全過程
為創業者提供擔保,創業者失敗了,擔保人員能夠承擔得起擔保的風險嗎?許多人對此擔心,這也是齊齊哈爾市領導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該市明確規定,不搞強迫命令,不搞『拉郎配』,鼓勵擔保人為下崗的親朋好友擔保、為熟悉的具備創業能力的人擔保。
齊齊哈爾市商業銀行總會計師鍾國安分析了『創業帶就業』工程實施的可行性。他說,過去小額貸款發放由擔保公司擔保,擔保公司只看抵押物,簽完擔保合同就萬事大吉,只等到期催貸了。而如今機關乾部擔保,擔保者跟蹤問效,參與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成功率肯定會大大提高。
該市鐵鋒區政府辦乾部張再嶺為他的鄰居田斌承擔了小額貸款擔保。田斌也真沒讓他失望,開了個乾洗店紅紅火火的,不僅自己就了業還安置了2名下崗職工。記者問張再嶺為什麼敢給田斌擔保,他說:『鄰居住著多年了,知根知底,這小子實誠,錯不了。』
為了把擔保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齊齊哈爾市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該市由勞動、財政、工商、國資、金融和大專院校等部門工作人員及專家成立『專家志願團』,為創業者提供諮詢服務;分門別類遴選出居民超市、理發店、小旅店、饅頭店、豆腐腦店、修表刻字店等137項風險較小的項目供創業者選擇。他們還明確規定,如果在無法抗拒、不可預料和其他意外因素致使擔保人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下,作為擔保人的公務員所承擔的責任由財政部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