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保障農民利益 打擊私建濫建 7天拆遷84.6萬平方米
2006-05-08 07:00: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8日電 7日,哈爾濱市群力新區征地拆遷現場指揮部又組織一次強制拆遷,對群力新區規劃范圍內的私建濫建進行拆除。

  截至7日,群力新區拆遷共完成1181戶,總面積84.6萬平方米。

  自5月初群力堤及群力新區大開發大建設的大幕拉開,前期拆遷工作全面啟動。依法征地、依法拆遷,政府制定的相關拆遷政策,正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失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力新區百姓的利益。

  補償與否有規定

  為了保障農民利益,同時打擊違法建築,有關部門特出臺了群力堤及群力新區征地拆遷政策。

  合法構築物依法補償有標准。按照規定,對群力堤、群力新區征地拆遷范圍內具有合法《房屋所有權證》的房屋,參照《哈爾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由評估單位評估作價補償。禽捨果樹依具體情況可適當補償。合法建築不僅可以按標准拿到拆遷補償款,同時,住宅房屋使用人搬遷時,還可獲得按證照登記建築面積每平方米10元的搬家補助費。公企單位、個體戶搬遷時,按實際發生的費用給予搬遷補助費。對於飲用水井、圍牆、地窖、禽捨、畜圈、果樹等附屬物,政府也將根據具體情況依法給予適當補償。

  違法房屋拆遷不予補償。對群力堤工程拆遷范圍內沒有合法證照的違法房屋,在5月3日前自行拆除,不予補償;逾期不拆除的,實行強制拆除。對群力新區三環路以東區域拆遷范圍內沒有合法證照的違法房屋,在5月19日前自行拆除,不予補償;逾期不拆除的,實行強制拆除。此次拆遷,還設置了拆遷獎勵辦法,提前搬遷居民可獲獎5000元。自願在農民安置小區購買房屋的,享受購房優惠政策。

  農民失地不失業

  群力新區范圍內共涉及7個行政村,初步統計在冊村民約2430戶,人口約8300人,其中勞動力約5100人。為保障群力拆遷過程中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失業,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市政府和道裡區政府采取大力發展運輸、勞務和物業服務公司等措施,為其從城郊向城市過渡做好銜接工作。

  有關部門利用群力原來運輸業較為發達的特點,將部分運輸業戶組織起來,為即將展開的群力新區建設做好運輸服務工作。協調運輸隊優先僱傭當地失地農民,並進行技能培訓;其次,成立勞務公司,將一些沒有技術的農民組織起來,加入到群力新區的施工建設當中;新區將成立的物業公司也要求優先錄取當地農民,先培訓,後上崗。

  為保障群力新區搬遷居民失房不失居,市房產住宅局在哈雙北路3公裡、青年農場處規劃了34萬平方米的農民安置小區,暫取名『宜居家園』。該小區預計5月,底動工,年底施工完畢,將建設住宅3980套。規劃小區將完全按照城市住宅標准施工,水、電、煤氣、有線電視、暖氣等基礎配套設施將全部到位。

  對農民購買房屋采取特殊優惠政策,讓農民買得起房、住得起房。為更好地解決群力新區失地農民出路、社會保障等問題,以及妥善安置被搬遷企業,有關部門將在9日前後列出關於失地農民養老、醫療等保險保障方面的『政策菜單』。為使被搬遷企業盡量不受影響,道裡區擬將征地拆遷范圍內的企業集中安置在新榆園區內,目前已有63戶企業准備遷入。

  嚴打違建決不補償

  據行政執法部門統計,拆遷前群力地區私建房屋已達到1116處,面積達到90餘萬平方米。為嚴厲打擊違法建築,不讓私建濫建的人獲利,4日,哈市群力新區征地拆遷現場指揮部發布了『拆遷一號令』,對5月4日前未自動拆除的違章建築依法強制拆除。

  據介紹,此次拆遷集中了2000人的拆遷隊伍,哈市所有大型拆遷機械設備都匯集到了群力地區。拆遷采取了從較大的典型私建濫建人手,讓其他人主動拆除私建房屋的辦法。在此期間,群力新區拆遷工程創下的日均10萬平方米的拆遷紀錄,這在哈爾濱建築歷史、乃至全國都是沒有的。僅6日一天,就拆遷287戶、15萬平方米。

  據有關人士介紹,拆遷工作將繼續向西推進,一直到四環路位置。預計從10日開始,水務部門即可進入現場施工。同時,指揮部正協商有關部門對困難群體進行安置,對於養殖戶,在四環以外適當地方進行安置。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