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電 一項利用農作物的秸稈稻殼及人畜糞便垃圾為原料,可以在寒冷的北方生產沼氣的專利發明——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獲得專利授權後,引起關注,『十一五』期間,雞西市將在農村中廣泛推廣使用。
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是由雞西市健鑫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研究發明的。按照傳統的思維模式及相關理論,寒冷的北方無法進行沼氣生產。為此,該公司經過反復研究、試驗,終於攻克了這一難點。該沼氣池主體為球型復合材料組合結構,半地下安裝,可在白天外界氣溫零下20℃條件下正常產氣,且永久性免維修,使用壽命長達50年。適合年活動積溫2500℃以上地區的農戶、養殖戶及蔬菜大棚使用。此項發明填補了國內空白,2005年4月6日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在農村,農作物的秸稈、稻殼及人畜糞便垃圾隨處堆放,嚴重污染環境,是保持村容整潔的最大障礙。特別是一些農戶就地在田間焚燒秸稈,既污染了空氣,又浪費了資源。推廣使用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後,不但可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使農民用上廉價清潔的沼氣能源;同時產氣後的大量沼渣又是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據測算,按一戶8立方米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年產沼氣400立方米、產沼肥25立方米計算,推廣使用3萬戶,年可節煤5萬噸,節電1000萬度,為農民節省能源費用2400萬元;沼肥可供2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生產田施用。
『十一五』期間,雞西市推廣應用沼氣池將達30000戶,建大型沼氣池工程5處,小型沼氣池工程10處。其中要大力推廣雞西市研制成功的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和新型高效沼氣池池型,降低成本和造價,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目前,健鑫農業科技開發公司正在為雞西市紅星鄉安裝寒地太陽能增溫沼氣池。此項目單位以鄉為主,計劃安裝1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