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大慶取消派出所增設分局 精簡機關人員增加一線警力
2006-05-10 06:03: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大公 李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4月24日,全省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建設推進會在大慶召開,推介了大慶市的警務改革經驗。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王東華說,大慶市公安局從本地實際出發,對沿襲了近半個世紀的公安警務管理體制和警務運行機制進行了改革,是中等城市警務改革富於創造性的探索,是我省公安工作的一大亮點。

  70派出所一夜消失

  2005年元旦後的第三天,空氣中仍彌漫著『節味兒』。

  大慶市萬寶小區的張學大爺說起一年前的那個早晨,仍記憶猶新:『元旦後的第三天早晨,我路過府明派出所門前時,忽然發現門口的牌子不見了,進去一打聽,纔知道派出所撤消了。』

  同在這一天,大慶市區內的70個派出所,全部撤消。

  緣何撤消派出所?撤消派出所是否可行?在記者采訪中,大慶市警方道出了這樣一些理由。

  改革前,辦理一個農轉非戶口,要經過派出所、分局、市局等10個必須的環節。群眾辦事不方便、有意見,怎麼辦?

  改革前,市公安局機關部門和各分(縣)局機關部門,基本上都有權給派出所安排任務,很多任務交叉重復,搞得派出所無所適從、疲於奔命,應付、糊弄的情況時有發生,怎麼辦?

  改革前,市區每晚有80個值班點,平均每個派出所值班警力3人至4人,遇到群體斗毆事件時,很難有效處置。全市每晚刑事發案最多20餘起,夜間處理案件的派出所不過10個至20個。本就不足的警力又用不到刀刃上,怎麼辦?

  諸多的怎麼辦,使得他們做出了大膽的決策。

  整合市區70個派出所和10個分局的警力,根據地理位置和治安特點重新設立了20個公安分局。新分局原則上轄區不超過10萬人,主要出警半徑不超過10分鍾,民警編制在100名至150名之間。作為市公安局的派出機構,同時履行縣級公安機關和派出所職權。

  撤消派出所,減少了一個層次,通過明責減負放權,不但解決了上述問題,而且帶來了諸多便利。

  在撤消派出所的問題上,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在現在的社會情況下,群眾在家、在受侵害現場都可以及時報案,公安機關也能快速出警。因此,分散設置派出所以方便群眾就近報警和公安機關及時接處警的作用就越發不顯著。撤消派出所,只是撤消了派出所的房子和牌子,是把民警全部『攆入』社區和群眾之中去,對群眾服務的功能大大增強了。

  一線警力『擴張』近半

  在過去的很長時期內,如何真正實現『警力下沈』,一直是各地公安機關孜孜以求突破的『硬杠』。

  大慶市改革警力資源配置後,一線執法警力從改革前的48.5%迅速『擴張』到89.3%,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大慶市是如何突破的呢?答案就是『拆廟』、『撤神』。

  他們將分局內設機構和撤消的派出所精簡整合為『三個警種、一個部門』建制,即:社區警務、治安巡防、刑事偵查和法制綜合,稱為『三隊一科』。分局班子由局長、政委、三個副局長和法制綜合科科長(兼紀委書記)組成。局長負責全面工作,政委主抓隊伍建設並分管法制綜合科,三個副局長分別具體負責三個警種工作。警力配備原則上法制綜合科警力佔總警力的10%。在縣公安局,主體上按照城市分局的模式設置,撤消縣城城內派出所,整合縣局內設機構,設置『三個警種、一個部門』。同時,根據縣域特點,另設國保大隊、油田保衛大隊、交警大隊、看守所、拘留所;農村派出所合並,組建中心派出所。

  對改革前後分(縣)局的執法警力,他們算了一筆賬:改革前,分(縣)局實有民警2690人。其中:指揮人員497人,佔18.5%;行政人員887人,佔33%;執法人員1306人,佔48.5%。改革後,分(縣)局實有民警2712人,其中,指揮人員118人(佔4.4%),減少379人(減少76.3%);行政人員172人(佔6.3%),減少715人(減少80.6%);執法人員2422人(佔89.3%),增加1116人(增加85.5%)。通過改革,順理成章地減少了指揮人員、行政人員,增加了執法人員,實現了警力的自然下沈。這種下沈不可逆轉、絕無反彈。

  『機關警員』適應新角色

  薩爾圖公安分局民警關術威, 1992年參加公安工作,先後在三個派出所和分局紀檢監察室工作過。改革前擔任會戰派出所教導員,改革後任薩爾圖分局社區警務一隊負責人。

  關術威同樣有自己的責任區,和民警同下片同入戶。對本隊民警是怎麼要求的,就怎麼要求自己;本隊民警是怎麼乾的,自己就怎麼乾。離開外勤民警崗位已有八九年了,現在再下去走,關術威真有些吃不消。但是,他畢竟有過去的基礎,適應起來比較快。在去年年初入戶大調查中,他和搭檔一起逐門逐戶去面見居民,填表登記。為了提高入戶率,在最短的時間內走訪更多居民,他幾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九十點鍾,中午也很難顧上休息。節假日趁居民在家時,他還帶領全隊民警下片入戶。入戶時一個晚上要走20戶左右,一天要走四五十戶。在分局半年基礎工作考核評比中,他們隊以人均100分的成績名列七個社區隊首位。

  和關術威迅速進入角色不同,八百?公安分局治安巡防二隊隊長邢彥國找到感覺的過程顯得有些尷尬。

  改革前,邢彥國是紅崗公安分局政工科科長、黨委班子成員,改革後到新崗位辦的第一起案子就砸了,導致當事人上訪告狀。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震動。此後,他潛心鑽研業務,虛心向老民警和業務骨乾學習辦案經驗和方法。去年秋天,他率領民警在偵辦一起犯罪嫌疑人在食物中安插鋼針惡意傷害奶牛案中,與歹徒斗智斗勇、機智周旋,采取欲擒故縱之計,於第二天便將再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當場抓獲,漂亮地破獲了『鋼針殺手』案。轉崗僅僅一年,靠自己的艱苦努力,邢彥國終於從外行變成了內行。

  六人作戰實體亮相

  作為此次大慶公安警務改革運行機制上的一個鮮明特征,也是獨創的亮點之一,全員實行『二人一組,三組一隊』的警力結構讓大慶市的數千名警察站到了一樣的起跑線和一樣的競爭平臺上。

  『二人一組』即搭檔制,為最小作戰單元。『三組一隊』即6人隊,是最小的作戰實體。『二人一組』進行搭配,一方面可以以強帶弱,提高搭檔的素質;另一方面,可以彼此照應,保障安全。同時,也可以相互監督。每個職能隊由三組6人組成,是一個獨立的戰斗實體,職能隊的隊長和副隊長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更是隊裡的排頭兵。

  『二人一組、三組一隊』解決了原有體制中戰斗人員少、骨乾遠離一線的問題。通過『二人一組、三組一隊』,實現了骨乾的均勻配置。每個組的水平體現了最強民警的水平,每個隊的水平體現了最強組的水平,每個警種的水平體現了最強隊的水平。在最強者的輻射、帶動和影響下,整體工作水平得以提昇。局長曹力偉認為:在標准化基礎上,引進組、隊、警種、分局四個層面的競爭機制,是使公安隊伍煥發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蒙縣公安局治安巡防三隊民警劉岩,過去沒有辦過案件。警務體制改革後,與副隊長張學武兩人一組搭檔。劉岩刻苦鑽研,在實踐中向有辦案經驗的同志學習、向刑偵部門借閱卷宗學習、向法制部門請教學習,很快適應了工作,不僅能獨立辦理案件,而且成為骨乾力量。2005年共辦理刑事案件8起,獨立和參與查辦治安案件70餘起。

  打通『官』節 辦案提速

  去年7月中旬的一個午夜,省公安廳對大慶公安接處警進行了一次隨機暗訪。當晚,省公安廳暗訪人在大慶市某酒樓附近報警稱被『搶劫』。薩爾圖分局正在巡邏的社區警、治安警和刑偵警,最快3分鍾趕到現場,最遲的也在4分30秒到達。反應速度之快,讓暗訪人員信服。

  實現警務的全面提速,是警務改革的根本目標之一。

  說到過去繁冗的接處警體制,他們深有感觸:改革前,分局的警務傳遞從分局局長到民警要經過六個層級,怎麼能不貽誤戰機?而今,層次減少了,『官』節打通了,只需局長、隊長、民警三個環節,指令一竿子到底。

  以前由十幾個部門和若乾派出所組成的分局,如今只剩『三隊一科』。而且三警聯動,三個警種在工作中共同值班、共同接處警,信息共享、打防共抓,優勢互補、協同作戰;三警捆綁,對三警實行捆綁考核,任何一個警種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其他兩個警種都要負連帶責任;網格化管理、動態式勤務,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劃定若乾網格,社區警、治安警在網格內進行社區治安、行政管理和巡邏。

  資源配置科學,警種配合有力,反應能力增強。今年3月14日17時許,龍崗公安分局轄區內一發廊發生一死一傷命案,接到群眾報警後,社區、治安、刑偵三個隊的民警迅速趕到案發現場,三警聯動,僅用8個小時就將9名嫌疑人全部抓獲。

  紅崗區居民尹淑芳說:『現在走到哪都能看到警察的身影,晚上經常能看到有警燈從樓下閃過,心裡感到特別踏實。』

  去年7月25日23時53分,大慶發生地震,很多老百姓攜家帶口跑出了家門。市區千餘名警察聞訊而動,幾分鍾就全部上了街面。居民們看到,幾乎每個人群聚集處都有警燈閃爍,每個小區樓群中都有警察站立、巡戈,警民相守一直到天亮。當夜全市一起搶、盜案都未發生。

  去年年底,大慶市公安局向市民發放了13萬張征求意見票,其中反映辦事不方便的只有15張。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是大慶市民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2005年,該中心共受理電話76409個,只有3個反映社會治安問題。

  風氣正 乾勁高

  在大慶市公安局每位領導的辦公桌上,都有一個圓形的筆筒。但裡面沒有一支筆,裝的是分別刻著24個分(縣)局名頭的24個標簽。

  局長曹力偉笑著告訴記者:『我們不樹迎檢的『典型』,凡是上級機關(包括人大、政協、政法委、公安廳)需要到下面去檢查、考察、評比工作,迎檢單位都靠抽簽決定,抽到哪幾個就是哪幾個。既公平,又真實,還能起到促進作用。至於名次優劣、評價好壞,我們並不去刻意追求。我們注重的是風氣和導向。』

  『說實話,局領導辦公桌上的抽簽筒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們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接受采訪的分(縣)局局長都這樣說。

  這種壓力還來自於改革的新體制使得各分局間設置統一,極具可比性。改革前,各城市分局大的大、小的小,管轄人口、治安狀況各異,各部門性質不同、警力不同、工作量不同,很難科學比較,缺乏競爭活力。

  改革後,由於在三個警種徹底實現了『二人一組、三組一隊』模式,加之各分局劃分趨於合理,警種職能界定更加明確,再輔之以有效的考評方式,因而在組與組之間、隊與隊之間、警種與警種之間、分局與分局之間形成了可比性很強的競爭關系,各級班子和廣大民警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改革後,只要是發生命案,分(縣)局班子成員包括法制綜合科科長都會主動趕赴現場,已下班回家的治安民警和社區民警聽說後,也都自覺返回單位等待任務。這種積極性在改革前是無法想象的。

  去年6月份,有人舉報黃金海岸歌吧發現一個逃犯,『110』發布警情後,5分鍾之內,竟有4組警力趕到現場。本轄區警組趕到時,逃犯已經被巡邏到附近的另一個警組近水樓臺『搶』走了。

  搶著乾、比著乾、找著乾,在改革後的大慶公安隊伍裡面蔚然成風。在龍南公安分局,一個警區發生搶劫案,周圍無法插手的警區聽到情況後,自動在該警區邊界布網等待,等著嫌疑人逃出案發區域後『撿漏』。

  八百?公安分局法制綜合科女民警杜敏深有感觸地說:『現在這種體制,逼著你學習、鍛煉和提高,否則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危險。我們法制綜合科只有10人,但要應付20餘種工作,要求每個民警必須高素質、高效率,一警多用、一專多能,形象說叫一崗精、兩崗通、三崗懂。現在靠一知半解、一招半式混日子是絕對不行了。』

  還有一例更令人感動。鐵人分局一得癌癥在家長期休息的老民警,改革後,新分局黨組去看望他,並通報了新分局的情況和民警工作的勁頭。第二天,他悄悄到分局一看,果真大伙乾得熱火朝天,自己深受感動,於是向領導請纓:『我雖然身體有病,但現在看個門接個電話還行,也能幫分局騰出一名警力去乾大事。』此舉讓分局領導和民警深為感動。一位民警說:『老同志都這樣了還來上班,我們還有啥說的。』

  編後語

  黨的十六大指出,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科學規范部門職能,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結構,切實解決層次過多、職能交叉、人員臃腫、權責脫節和多重多頭執法等問題。大慶市公安警務改革的實踐,不失為一份創新的答卷。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