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5月11日電 近日,有讀者向黑龍江晨報記者反映,稱哈爾濱市有家全國專業眼科連鎖機構,虛假宣傳,用普通食品和保健品當藥品,治療白內障、近視眼、玻璃體混濁等眼科疾病,並聲稱可以根治。
保健品當藥品賣
8日上午,記者領著一名眼睛弱視的小男孩來到哈市道裡區安國街76號的『慧眼中心』。兩個身著白大褂,年齡三十歲左右的工作人員看見記者後馬上迎了出來。記者說孩子眼睛弱視,兩名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表示能治,而且還能根治。記者隨工作人員走進店裡,幾位身著白大褂的人,正在向幾位老年人介紹有關治療白內障的情況。有一位老年人躺在躺椅上,一位女工作人員正在往老者臉上抹黑色液體狀東西。
當記者問孩子的弱視該怎麼治時,一位胸前掛著印有『經理』字樣工作牌的男士看都沒看孩子一眼,非常肯定地說:『只要用我們的藥,肯定能治好』。這位經理稱『慧眼中心』的藥都是自己公司生產的純中藥,效果非常好,近視、弱視、白內障等各種眼科疾病都能治,『只要按療程服藥,保證藥到病除』。隨後工作人員拿出三盒『藥』,開始介紹起來。『36天,1854元一個療程。一般3個療程就可治愈。』為了讓記者相信治療效果,他又介紹起掛在牆上的一些『已治好』的患者的照片……當記者詢問自己近視多年了,是否也能根治時,店經理爽快地說:『能治好,也是用這幾種藥』。
隨後,記者在暗訪其他『慧眼中心』時發現,不管哪種眼疾病,用的『藥』都是一樣的。記者提出想先看一下產品或者產品說明書再確定買不買,但每個『慧眼中心』都聲稱只有先交錢纔能看產品。
大肆宣傳招攬患者
記者發現,無論安國街上的『慧眼中心』還是龍江街上的『慧眼中心』,都掛有『全國連鎖機構授權專營(經營)』字樣。同時他們在當地一些媒體上做廣告:『全國專業的統一連鎖機構』、『白內障、近視眼』、『免費試用3分鍾體驗』等等,一系列誘人的廣告詞給了眼病患者看清晰世界的希望。
在安國街76號的『慧眼中心』,一位治療白內障的患者抱怨道:『買了7000多元的「藥」,用了一半了,什麼效果都沒有。』
安國街『慧眼中心』的經理為了動員記者購買產品,信誓旦旦地說:『如果我們的藥有問題,早就關門了,還能開這麼多年嗎』?
記者在各個『慧眼中心』門前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其中80%以上稱是看了報紙上的廣告來的。在他們當中,70%以上是患白內障的老年人,其餘為患近視眼的中小學生和其他眼疾患者。
據一位知情者透露,『慧眼中心』常年在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每年的廣告費用400萬元打不住。』那麼如此高額的廣告費用來自哪裡呢?答案不用想就可知道。據知情者講,『慧眼中心』的產品一個療程將近2000元錢,而每個患者至少要用兩個療程以上,『慧眼中心』每個店的年銷售額十分可觀。
與執法者『捉迷藏』
10日上午,記者隨同哈市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來到位於安國街76號的『慧眼中心』。當執法人員問其經營內容時,經理說是賣保健用品。執法人員在對該店經銷的產品進行檢查後發現,經營的不是保健食品,而是保健用品和普通食品。『焦氏慧眼膠囊』是由『哈爾濱慧眼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產品的批准文號是『黑衛食准字(2002)第215號』,就是說該產品僅僅普通食品。『慧眼正可視力明眼膏』和『聯昌慧眼液』的備案文號君是『豫衛健用字』,也就是說這兩種產品只是保健用品。執法人員介紹,『健用字』只是保健用品,並非藥品,根本不能替代藥物治病;『食准字』指普通食品,無法治病。
據省衛生監督所市場衛生監督科科長郭偉介紹,過去衛生監督部門曾接到過許多投訴,稱『慧眼中心』把保健品當藥品賣,欺騙消費者。衛生監督部門也多次去『慧眼中心』檢查,但商家一直與執法人員『捉迷藏』,由於該中心經銷保健品的手續一應俱全,執法人員明明知道商家在把保健品當藥品賣,欺騙消費者,但一直無法找出書面證據來證明。
專家:保健品不治病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胡琦認為,現在藥物治療近視眼、白內障等眼科疾病的方法還沒有得到業內的認可,方法也不可取。保健品、食品更不可能治病。
記者從衛生部門了解到,『慧眼中心』不是醫療機構,也不是什麼眼科診所,根本不具備治療眼科疾病的資質。
隨後記者到哈爾濱市工商局查詢『慧眼中心』的登記備案,當輸入『慧眼中心』四個字以後,出現了『哈爾濱慧眼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字樣,主要負責人是焦宏偉,營業期限截至2006年5月11日。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生產銷售焦氏牌慧眼膠囊,經銷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不含計生用品)、化妝品、日用品、消毒產品、汽車配件、蓄電池、潤滑油、金屬材料、紙制品、家用電器、服裝、水產品等。由此看來,『慧眼中心』只是一個產銷保健品及其他產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