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電 13日召開的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啟動了第三批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被納入實施范圍的600個貧困村將通過兩年的扶持達到『三有、三通、三提高』的標准;幫助25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並力爭走在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前列。
這『三有、三通、三提高』分別為:扶持的貧困戶有一項以上增收生產項目,每個貧困戶有一名勞動力經過培訓並實現轉移,村有大中型農業機械;村中心屯內通2公裡以上白色路面或紅磚路,農民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提高生產生活水平,人均收入達1600元以上,提高鄉風文明水平,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做到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群眾對黨支部、村委會的滿意率要達到80%以上。
經過兩輪整村推進的扶持,我省已有1032個貧困村擺脫了貧困,人均收入平均翻了一番,達1947.7元,但仍與全省平均水平有較大差異。為增強第三批整村推進的扶持效果,使實施村盡快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第三批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戰略將有兩個較大的調整:一是到戶增收項目將不再設置扶持比例,由村民大會商議決定被扶持的貧困戶。每戶補助財政扶貧資金3000元,到戶項目資金不足部分,由政府幫助協調貸款或群眾自籌解決。二是改變過去東屯打井、西屯修路的現象,從發展小城鎮的戰略思路出發,將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部放在人口集中、輻射牽動能力相對較大的中心屯,讓群眾真正見到扶貧開發的實效。同時,在規劃中留有足夠的空間,為其他屯的群眾合並搬遷到中心屯生活創造條件,為將來長遠發展和建設打下基礎。
經過測算,國家財政扶貧資金在未來兩年可以對600個貧困村平均投入80萬元左右,而按照第三批的實施標准,平均每個村需要建設和扶持資金200萬元以上。會議要求,有實施整村推進任務的各縣(市、區),要最大限度整合扶貧資源,加大投入,切實解決資金缺口,保證扶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