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電 哈爾濱市某小學一班40多名學生無人願當勞動委員後,記者又走訪了哈爾濱市南崗區、道裡區一些中小學校了解到,許多學生勞動意識淡薄,『勞動委員』評選難幾乎成了普遍現象。哈爾濱市教育專家認為,這是素質教育的一種缺憾,應盡快補上這一課。
在哈市南崗區西大直街附近一所中學,記者隨機對初三年級某班20名學生進行了采訪。采訪中,當問學生在『班長』、『學習委員』、『文體委員』、『勞動委員』和『宣傳委員』中,學生們最願意擔任什麼職務時,有4名學生表示最願意擔任學習委員;有8名學生表示最願意擔任文體委員;有5名學生選擇擔任宣傳委員;有3名學生表示願意擔任班長;沒有一名學生表示願意擔任勞動委員。在哈市道裡區新陽路上的一所小學,10名正在操場上玩耍的五年級小學生中,有6名學生明確表示,自己不願當『勞動委員』。
黑龍江省教育研究院張俊晨研究員分析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說明在一些家庭和學校中素質教育出現了一種缺憾。現在,有些學校和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否優秀,卻忽視了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例如,一些大學生,每次放假回家時,帶回家中的是攢了一大堆的髒襪子、髒衣服。這都說明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纔是不健全的。為此,我們呼吁學校、社會、家庭應從小加強孩子的勞動教育,共同鼓勵、督促孩子參加勞動。
哈市南崗區第156中學的翟校長建議,應開闢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勞動課上以實踐為主。同時,學生家長要端正勞育觀念,讓孩子在家庭中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使孩子在勞動的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