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群力拆遷 市民接受一小考 政府經歷一大考
2006-05-15 07:24:1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蒙輝 董雲平 來玉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5日電 群力拆遷改造,既是一項聲勢浩大的城市建設工程,也是一場對市民文明程度的考驗。在這裡,拆除的是破舊,挑戰的是腐朽,考驗的是榮辱。在這裡,居民們手裡拿著的不僅是一份拆遷通知,更是一份考驗榮辱的答卷。

  據統計,群力新區范圍內共有7個村,僅在冊村民就有2430戶,人口約8300人。

  『破家值萬貫』,居住在群力新區范圍內的居民大多並不富裕,重新租房或買房加上搬家都需要錢,拆遷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在關乎全局的拆遷改造面前,絕大多數居民表現出較高的思想境界。

  炮臺溝街的『老姜家』在這裡住了10年,全家三代同堂共9口人。拖家帶口找房子很麻煩,但是一家人還是高高興興地搬了家,成為第一戶搬遷的居民。

  在工農街道辦事處沈家屯116戶搬遷的居民中,低保戶沈志發最積極。沈志發身體有病,全家6口人每月享受政府100元錢的低保金。當他得知自己住的沈家屯全部被政府征用後,5月6日上午.就把自家的東西打好包,下午搬家。『多少年了,一直是政府的低保金養活著我們。這次政府征地,自己再困難也要帶頭搬。』老沈朴實地說。

  據有關部門摸底調查,搬遷戶中有701戶屬於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戶。雖然搬家缺少人力,租房缺少資金,但他們仍積極響應市政府號召,不講任何條件。

  然而,從規劃確定到拆遷改造,不和諧音一直存在,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甚囂塵上。

  哈爾濱市政府建設群力新區的決定是1998年做出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違章建築此後就沒斷流兒地出現。

  據了解,有關部門曾於2001年、2003年兩次出臺嚴禁私建濫建規定,但是面對拆遷補償這塊『肥肉』,一些人早把國家利益拋到一邊,開始在群力地區大興土木。據群力新區征地拆遷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邊洪霄介紹,在這次拆遷前,私建濫建總面積達91萬平方米,如果都給補償的話,按每平方米500元算就是5億元!

  是什麼人在算計拆遷補償款呢?邊洪霄說有三部分人:一部分是當地村民,但為數很少。另一部分是社會閑雜人員,這部分人最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職能部門工作人員。

  拆遷啟動後,一些人看到硬挺難過,便打起『游擊』,玩起捉迷藏。

  在新興村垃圾場,一棟建在垃圾山上的3000多平方米的3層樓房無人認領;在工農頭道街,一個擁有兩棟私建樓房的房主,在拆遷中一直躲在人群中,就是不敢站出來。從4月30日至5月7日,群力堤線上約40萬平方米的私建濫建被拆除,百餘房主自始至終沒有露面。

  打掉的是惡勢力樹起的是公信力

  群力新區拆遷表面涉及2733公頃土地、8300名居民、90多萬平方米違章建築,站在背後的卻是不同的利益階層和集團,甚至不乏黑惡勢力。那些吃慣『肉』的人,觀在連『湯』都喝不著,他們怎能善罷甘休。所以有人說,群力拆遷改造是對各級乾部依法行政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協調各種利益關系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更是對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執政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

  是向牟利者妥協,還是向不法行為宣戰?

  作為哈爾濱市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大齊工業走廊項目之一的群力新區拆遷改造,起步工作可謂困難重重。

  如此猖獗的私建濫建,單憑某個部門的力量很難完成拆遷。

  關鍵時刻,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果斷將群力新區征地拆遷和開發建設提昇為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提昇為實施『大哈爾濱』戰略、進行區域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明確提出,不畏艱險,打擊歪風,遏制違建勢頭,向私建濫建不法行為宣戰。

  隨即,一場空前的拆遷戰役,在哈爾濱市的西北角打響了。

  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杜宇新從外地發回慰問電,鼓勵慰問拆遷將士。市長石忠信在現場為一線工作人員鼓勁,提出全市上下要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使群力新區征地拆遷出效益、出形象、出經驗。

  市政府相關領導更是明確提出:此次拆除私建濫建,要理直氣壯、依法行政!對拆違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要嚴肅查處,將拆除違法建築、查處案件和打擊黑惡勢力結合起來;對參與私建濫建、制假造假的公務人員,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對幕後操縱、挑動鬧事的黑惡勢力頭目要依法嚴厲打擊。

  另一個考驗是:是簡單依法行政,還是立足民生優先?

  截至5月10日,群力拆遷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規模空前。令人驚喜的是,在規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的拆遷行動中,沒有一人上訪。

  『是「依法拆遷、民生優先」,妥善解決了弱勢群體的後頤之懮,讓這場戰役取得了這樣的戰果。』群力新區征地拆遷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邊洪霄如是說。

  在這場戰役中,所有工作人員都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尊重民意,尊重民情,以民生為先,把依法拆遷轉變成百姓摸得著、看得見的實際行動。他們把真實情況告訴群眾,向群眾交底,讓群眾了解政府的政策,從而贏得了群眾的支持。

  為了讓被拆遷農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業』,市政府對他們進行上限標准補償,對特別困難的還突破條條框框,給予特別照顧;為他們居住准備的安置小區也即將開工,年底即可建成;為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有關部門設立了勞動培訓中心,提供就業崗位;養老、醫療等保險保障政策也陸續邊洪霄說,正因為政府真心實意為百姓著想,為百姓辦事纔贏得了百姓的擁護和支持,也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初步告捷。

  提昇的是政府形象降低的是建設成本

  這次行動不僅提昇了政府形象,更重要的是為今後進一步降低城市建設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正如市長石忠信所言,群力、哈西、哈東、新香坊等都是哈爾濱市區域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群力新區拆迂工作組織措施得力,政策宣傳到位,堅持依法拆遷,有效解決了私建濫建拆遷難點;堅持民生優先,妥善解決了被拆遷弱勢群體的後顧之懮;一線廣大乾部職工作風頑強,表現出強大的戰斗力。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取得這樣好的成績,在哈爾濱市拆遷史上尚屬首次,這對今後依法打擊私建濫建、騙取套取拆遷補償款等違法違紀行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為城市拆遷工作積累了新的經驗。

  哈爾濱市拆遷辦主任張同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明確表示,今後哈爾濱市打擊私建濫建工作都要向群力『看齊』,對私建濫建堅決不予補償。此次大規模拆除私建濫建,不僅為群力新區改造贏得了時間,也對全市的私建濫建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市政協副主席姚建亭則說,群力新區征地拆遷是哈爾濱市城市建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其戰略意義不只是建設一個開發新區。群力新區正在完成一種全新的模式:就是不能讓違法者佔了便宜。過去,一些人利用拆遷補償,不付出、少付出成本,佔國家便宜。群力新區拆遷,就應該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一個私建濫建必拆的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私建濫建觀象的發生。

  一位市級領導對這次拆遷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次大拆遷是在維護法律的尊嚴,是在維護政府的形象,是在維護我們城市和群眾的長遠利益。通過此次拆遷,我們今後的城市建設應該形成統一的信念和工作合力,這一仗獲得勝利,我們今後的工作將會更加順利。』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