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電 包裝精美的婚慶用彩帶,其內物質竟然是易燃易爆的化學危險品;當其一旦遇火星等火源後將迅速燃燒,危及當事人,而這些情況大多數使用者並不知情。據介紹,哈爾濱市曾有十餘位新人在婚慶時因此受傷。昨天,記者走訪哈爾濱市銷售婚慶用品市場發現,危險的彩帶仍在熱銷。
據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披露,4月26日山東菏澤一對新人在舉行婚慶典禮時被點燃的彩帶燒傷。經反復檢查發現,這種彩帶與拉炮式禮花混合使用時,遇火星當場燃燒。據專家介紹,彩帶在國外被稱為氣溶膠,並被列為危險品或限制使用品之列。其成分為高分子樹脂類化學品,它們可溶解在甲、乙、丙、丁烷等有機溶劑中,以液體形式存在,當通過高壓噴出時,霧化,當遇到明火、暗火或靜電等情況下迅速燃燒。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慶行業委員會黑龍江工作站王光主任介紹,彩帶、彩條、泡泡機等婚慶物品都是婚禮上制造氣氛的必需品,但是如彩帶噴進眼睛,新人、主持人被地上的肥皂泡滑倒這樣的意外事件時有發生。去年6月,市民王先生在舉行婚禮時,被眾人噴成『蜘蛛俠』,一個親戚拿出打火機點煙,火苗順著彩帶就著到了王先生頭上,好在火苗不大,及時被撲滅,王先生被燎了幾根頭發,新娘子卻被嚇哭了。
昨天,記者走訪南崗大世界、道裡曼哈頓、透籠等批發零售市場,發現這類危險彩帶仍是婚慶典禮的『主角』。在曼哈頓一層就有二十餘個攤床在經營婚慶禮花業務,每個攤床至少有十幾種大小、價位不同的彩帶。一些商品根本沒有廠名廠址,更沒有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其中,拉炮式禮花因每枚價格僅為1元左右格外受消費者歡迎,而含有危險化學品的彩帶也醒目地擺在櫃臺上。記者問,這兩種東西能一起用嗎?攤主都拍胸脯地說,沒問題,絕對安全。據一位攤主介紹,現在是婚慶高峰,每天都有20幾對新人來選購婚慶品,而彩帶是必選之一。
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彩帶等危險用品沒有統一的國家標准可供執行和參考,管理和執法上凸現空白,應盡快加緊制定相關法規,指導生產和消費。消協提醒消費者,在使用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在通風的情況下噴灑,遠離明火,任何產品都不能對著人群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