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埠制造企業冷落制博會 企業的惰性從何而來?
2006-05-17 16:31: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7日電 黑龍江省即將舉辦一項國際制造業博覽會,參加展會的外地參展商有300多家,而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哈埠本地制造企業卻應者寥寥,省內僅有不到10家民營企業報名參展,知名大企業均缺席。承辦者說,在聯絡哈埠企業時,很多企業要麼問哪位領導參加,要麼要求免除展位費。

  『找市長,還是找市場?』對這樣一個老問題,如今我們有些企業仍弄不明白。特別是在我們東北欠發達地區,長期計劃經濟形成的體制障礙,造成人們思想的桎梏。思想觀念的落後影響了人們的行為習慣。在許多人身上,依賴思想非常嚴重,遇到困難、阻力和麻煩首先想到的是要找政府,而不是從自身或者市場上尋求解決辦法。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習慣,它影響了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這種等靠慣性思維的形成,還取決於某些官員和政府部門發展理念和工作方式。在許多經濟欠發達地區,市場資源多掌握在地方領導或政府某些部門手中,加上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作為企業或個人要實現發展的目標,只能求助於政府或個別掌權者。記得在一次會議上,有一位地方政府的主要領導曾說過這樣的話,企業和老百姓為什麼『不找市場找市長』?就是因為目前我們一些地方官員和政府部門手中壟斷了太多的市場資源,企業和老百姓要發展,不得不去『找市長』。所以關鍵是某些地方的官員和政府部門要勇於放下手中的權力,有些事情市場能解決就交給市場去做,不要總是握著手中的權力不肯放手。

  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市場創新,不斷發掘新的供給和市場需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改革開放以來,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是當地人『找市場』的結果。有一句關於溫州人的話叫做,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溫州人,哪裡沒有市場,哪裡也有溫州人。這個市場既包括國外的市場,也包括國內的市場,市場需求拉動了當地的市場經濟,也改變了當地人的思想觀念。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等待政府救濟,向政府要政策、要資金、要項目的想法和做法已經日漸弱化。人們在市場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從思想觀念到行動都發生根本變化。相比之下,我們不論是在思想認識上、還是行動上,都已經滯後了許多。

  其實,企業和創業者都是市場的主體,他們的選擇都是從『理性人』的立場出發,趨利避害。再回到國際制造業博覽會這件事上,如果參加多次展會的收益比不上政府領導的一張條子,那麼企業寧願拿出比參加展會幾倍的人力財力物力去跑政府、『找市長』,也不願參加展覽。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