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電 幾個月前,青岡縣昌盛鄉南崗村村支書張春閣享受國家補貼政策,購置了一臺大型農用車及配套農用器械,這輛只允許在本縣內使用,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扶農車』僅在該村使用了約半個月就不見了。春耕時當地農民因為沒能用上『扶農車』而向有關部門投訴。
昨日,記者來到青岡縣農機管理總站農機技術推廣站,據該站張站長介紹,該縣不少土地出現板結現象,直接影響到農民增產增收。為此上級部門要求青岡縣成立縣鄉農機作業合作社,政府給每個鄉補貼40萬元,各鄉農民再自籌40萬元,購置大型農機具,幫助農民解決土地板結問題。根據有關規定,享受政府補貼的農用車只允許在本縣內使用,各鄉農民購得的享受政府補貼的農用車要優先給本村本鄉農民使用。如果本縣內的農活不夠乾,外地還有用車的需求,須經縣級主管部門同意纔允許到外地作業。而且這種大型農用車是不得隨意轉賣的,如發現有倒賣外流現象,按《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的規定,由縣以上農業機械行政主管部門處以國家投資額或者補貼資金5%以上10%以下的罰款,並由當地財政部門收回國家投資或者補貼款。
據張站長介紹,去年10月22日,昌盛鄉南崗村村支書張春閣在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的情況下,出資6萬元購置了總價值約12萬元的一臺輪式農用車和兩部配套器械。其後不久,上級農機部門曾派人到各鄉檢查農機具的落實情況。據說張春閣購得的那輛『扶農車』當時正在外地作業,聽到要來檢查的消息,張春閣花6000元運費,將車運了回來,檢查人員走後,這輛『扶農車』便不知了去向。站裡已兩次接到南崗村農民反映的『扶農車』失蹤一事。
記者來到南崗村,據村民講,這臺『扶農車』僅在該村使用了約半個月,其後就不見了,張支書也未向村民說明車的去向。記者多方聯系張春閣了解情況,卻未能找到他本人。
隨後,記者來到昌盛鄉,該鄉負責信訪的姓常的副鄉長說,會調查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