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電(記者 強銳) 中國最北屬漠河,漠河最北是北極村。每年數以萬計的人來漠河『找北』、看北極光,北極村成為漠河的掌上明珠。這幾年,北極村人在『北』上做文章,著力打造獨具地域特色的旅游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為龍頭,以特色種養為兩翼』的發展格局,有力促進了生產經濟的快速發展。
![]() |
北極村村民張燈結彩喜迎夏至節 |
邊陲家庭旅館顯地域特色,增加農戶收入
漠河縣為了保持北極村的建築特色,打造觀光農業,保留了北極村原有的『木刻愣』老房子。記者走進一間木頭頂老房子,裡面被整齊的分隔成六七個屋子,每個屋子裡都是一個桌子兩張床,問了一下房主纔知道,這裡是他們自己開的『家庭旅館』:『現在淡季的時候一個床位30元,旺季一個床位是100元。夏至節的時候,象我們這樣的標間很難訂,提前半個多月、一個多月就有人來訂。』房主在介紹北極村的『家庭旅館』時自豪地對記者說。
一個床位100元,比縣賓館的房價還貴一倍!不過這確實是事實,每年夏至,數萬人來到北極村,縣裡、鄉裡、林場的賓館都住滿了,村民的家裡就自然要『開門迎客』。據北極鄉黨委書記高翔介紹,現在當地政府因地制宜,鼓勵村民開設家庭旅館,增加吸納游客的能力,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以前靠種地過日子的村民李冬梅告訴記者:『以前每年收入就一兩萬,現在靠當地旅游、靠開家庭旅館一年掙個10萬8萬很輕松。』
![]() |
北極村瓜農在大棚裡培育特色香瓜 |
依托旅游資源發展特色產業
北極村在農業開發上,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種植了西瓜、香瓜、南瓜、玉米、老山芹等近10種具有北方特色作物,並適當增加了西瓜、香瓜的種植面積。高翔說:『在北極這麼冷的地方,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生長南方的瓜果。可我們依靠科技不僅能夠把香瓜培育出來,且其品質非常好。』
『三八』精品園區的種植戶牟蒼松告訴記者他現在有7個冷棚、3個溫室,主要種植西瓜和香瓜,去年僅夏至節的純利潤就近萬元,香瓜可以賣到20元一斤。
當地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上,聘請了技術人員建立了作坊,制作了根雕、柳藝等帶有北極特色的紀念品;在江邊設立了旅游紀念品銷售店面,開發了北極山野產品和黑龍江乾魚系列。
不止這些,就連當地的小蔥、小白菜、小辣椒都上了『臺面』變寶貝,江水燉江魚、『溜達雞』燉榛蘑更是讓游客『愛不釋口』。
時下,新農村建設的熱潮正在全省興起,北極村『謀劃』著因村制宜,靠『北』發財、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從實際出發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