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航天事業的發展黑龍江功不可沒
2006-05-22 06:45: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2日電 21日10時許,十餘盞閃光燈將哈爾濱和平?賓館一棟一會客廳照得格外通亮,省內數十家媒體記者雲集在這裡,等待采訪『航天英雄』楊利偉。10時30分,身著一身筆挺軍裝的楊利偉邁著矯健的步伐,面帶微笑走進會客廳。面對各方記者的提問,楊利偉神態自若,思路清晰。他的溫文爾雅和談笑風生,讓人切實感受到了這位飛天英雄的魅力。終身難忘『神五』

  盡管距離『神舟』五號發射已有949天,但當楊利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仍然激動不已。他說,現在他對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學習、准備階段的一點一滴也歷歷在目,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對於一名航天人員來說終身難忘,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說到這裡,楊利偉的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回憶起『神舟』五號發射時的情景,楊利偉說,當他全副武裝地坐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裡等待發射時,各項生理指標都正常,想得最多的是操作和技術等具體問題。當火箭離開地面昇入太空時,他的心情也隨之激動起來。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部隊領導、戰友親自為他送行時的情景以及社會各界群眾一雙雙關注的目光立刻浮現在他腦海中。大家從屏幕上看到他滿懷信心地向大家招手示意時的樣子,就是他當時心情的自然流露,這個動作也表達了他對執行任務充滿了信心。

  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軌道時,楊利偉形容:『那時的心情可以稱得上是心潮澎湃。』中國人憑借自己的力量昇入太空,這是我國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象征,尤其是當他從懸窗俯矙地球以及自己美麗的家園時,一種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也為人類的偉大而感慨不已。

  龍江人民功不可沒

  此次來到哈爾濱參加科技周航天展活動,楊利偉很高興,因為『這個城市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裡還有他熟悉的老師和戰友。

  楊利偉說,航天事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全國3000多家單位直接參與『神舟』載人飛船的設計與制造,其中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有很多科研單位、企業和人民群眾也給予了大力支持。他知道,航天工作者中有許多人都是來自黑龍江、來自哈爾濱。從航天中心總指揮到科研、工程第一線工作人員,他們很多人都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離不開龍江人民的支持。

  

  青年要學好知識

  『航天精神的內涵就是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創新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和延伸。』當談到航天精神的內涵時,楊利偉平緩的聲調突然提高了許多,眉宇之間也多了一份凝重。他說,航天訓練中心開設8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航天員,他們都是懷著對國家和民族航天事業的熱愛,接受著人體生理極限的一次次巨大挑戰。他們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就是航天精神,也是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體現。當前黨中央提出的『八榮八恥』,首先就是要以熱愛祖國為榮,因此航天精神蘊含著榮辱觀的內容,與新時代黨和國家的要求相一致。

  楊利偉說,載人航天工程圓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這個工程不僅僅是我國高新技術的一個展現,也是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具體展示。隨著人類的進步,外太空的支援顯得尤為重要,航天事業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更多的人參與。航天展使更多的人來熱愛和了解航天,特別是能激發青少年進一步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要讓熱愛航天事業的青少年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青少年朋友目前最重要的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打下紮實的基礎。』他說,隨著科學的進步,飛船、火箭等航天工具的科技含量會越來越高,自動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參與的人需要具有更高的知識結構。而且由於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航天員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所以對青少年而言,最關鍵的是利用現在的學習機會,更好地掌握知識,打好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適應高新技術發展就無從談起。』

  楊利偉希望青少年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科普知識,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飛得更高更遠。

  

  感謝家人默默支持

  提到家人對自己的支持,楊利偉遺憾地說道,這麼多年來,他最愧對的就是家人。由於這項工作的特殊性,其他航天員和他一樣,都感覺對家人少了一些關心和照顧。

  楊利偉說,許多航天員現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在參加訓練的這麼年來,他們對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贍養等方面都未盡到職責。可是,家人不但沒有責備他們,還一直默默地支持著他們完成任務。他的一個戰友的母親去世了,為了不影響航天員訓練,家人沒有告訴這位戰友。當部隊領導得知此事,並通知這位戰友回家時,這位戰友仍未看到老人最後一面。楊利偉的妻子身體不好,有時為了照顧家人,帶著輸液瓶在家操勞,這讓他一直感到很內疚。

  楊利偉動情地說,他想借助媒體,向一直默默支持航天員的家屬致敬,真誠地說一聲『謝謝!』

  原定半個小時的采訪,因為各媒體記者的踴躍而延遲了十多分鍾。面對記者們的提問和拍照、簽名要求,楊利偉始終面帶微笑,從容應對,體現了『航天英雄』的風采和修養。他說,現在他仍在進行各項學習和訓練,時刻准備執行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任何任務。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