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房價還會不會漲?哈爾濱房價漲跌引發觀點大碰撞
2006-05-23 09:52: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電 據有關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年底,哈市商品房住宅均價為每平方米2480元。在東北三省省會城市中,哈爾濱市商品房住宅均價是最低的(長春為2500元,沈陽為3000元),與全國各大城市相比,哈爾濱依然處於相對較低水平。當時,許多人都預測今後房價走勢仍然呈現鋼性上漲。原因包括城市可規劃建設的土地資源逐年減少,拆遷成本、建設成本不斷昇高,同時住宅建設品質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今後房價上漲有其必然性。

  從今年上半年看,一些處於邊緣地段的房價也超過了去年的均價,比如動力區、道外區的一些新建小區以及道裡區的顧鄉、南崗區的哈西等地,不少開發商都將基礎價定到了2400元、2580元等,松北的一些小區價格也明顯看漲。從表面上看,哈爾濱的房價比去年同期顯然已經上漲,雖然具體的漲幅,記者沒能從有關部門處得到確切的數據,但有關人士說,哈爾濱的房價正在穩中有增。據其分析,伴隨著土地、生產資料、人工費等相關價格的上漲,以及貸款利率上調,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開發商的開發成本,而開發商為了保住一定的利潤率,勢必把一部分利潤轉嫁到房價中,今後一段時間內,哈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還有專家認為,由於銀行借款主要是住房貸款,加息雖然增加了還款成本的壓力,但目前房價漲幅大於利率的漲幅,使得購房者對貸款的熱情沒有降低。

  不過,也有部分市民認為,哈爾濱房子相對當地個人收入不便宜,月工資超兩千的單位不多,六類街區多層樓房每平米都得2500元以上。正如此,那些真正需要房子卻又沒有能力買房子的人,希望能買到小戶型的房子,更希望房價不要再漲下去。只有很少的人認為,房價已經達到高峰,會在幾年內有所下降。業內個別看跌不看漲的人認為,國家的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投資性購房者減少,房屋價格會真正接近市場心理需求價位。

  價格漲跌之爭

  主跌派代表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廣: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高的太多,有點離譜。而在未來的幾年之內,房價一定會下跌。房子的成本並不高,所以房價必然會下跌。而目前房價虛高的原因是地產商從中操控房價。

  主漲派代表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根據什麼來判斷需求,我們不僅僅是用房價收入比來判斷需求,而且還要根據我們政府的投資所形成的拆遷,這種強烈需求,發展商對舊樓改造形成的拆遷,這種強烈需求所造成的一個結果,這部分人是靠投資去買房子,而不是靠個人的收入去買房子。

  信息披露之論

  現在,在開發商與購房人之間信息極度不對稱,開發商掌控了房源、房價、銷售進度、供求比等等對購買行為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核心信息,出現『銷控』問題,購房人不知道下一個月甚至下一周,房價的供應量、需求量,自然也就無從知曉樓市究竟會躍上新的臺階還是真的會穩住。而信息最終會影響市場人氣,要麼一窩蜂搶購,要麼一齊持幣觀望。從這個意義上說,提供具有普遍公信力的房地產信息,比房價漲跌本身更為重要。

  哈爾濱市不少業內人士及管理部門人員認為,對於『銷控』問題,哈爾濱並沒有北京、上海等地那樣明顯,但也不排除某些地產商策略地采用了這種手段進行房屋銷售。由於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及其他相關部門,在預售房登記查詢、交付使用評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市場信息披露方面相對較好,哈爾濱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應屬於平穩上漲,人們的市場行為相對還算穩健,而非過激。

  『住房需求』新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所宣傳的『需求剛性』完全是一個誤導性的概念,因為房地產的剛性必須建立在民眾支付能力之上,而就目前的房價來說,民眾的支付能力是無法支付如此過高的房價,無論是沿海地區還是內地都是如此。因此,目前的房地產『需求剛性』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它至多是一種民眾對住房期望的需要。房地產的剛性需求是建立在民眾有能力購買得起住房的基礎上,建立在民眾的對住房購買的支付能力基礎上,離開這點那只是住房需要或潛在需求而不是現實的住房需求,也不是住房的有效需求。住房需要並不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動力,也不是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是只能是民眾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必須由基本的經濟因素所決定,如經濟成長、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及儲蓄增加和財富積累。而整體住房的需要則視社會人口增加、住房戶數及人數而定。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