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讓我有種巨大的幸福感——訪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於慶成
2006-05-23 10:27:3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賈大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電 昨天下午,剛剛從天津風塵僕僕來到哈爾濱的從事泥塑創作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於慶成,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是:『來到哈爾濱,我有種巨大的幸福感。』

  哈爾濱給了我巨大的舞臺

  前來參加『太陽島於慶成雕塑園』開園儀式的於慶成,這樣解釋自己的興奮之情:『每個藝術家都渴望在一個巨大的舞臺上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渴望自己的作品被人了解和認同。哈爾濱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圓了我人生中的一個夢。』

  作品的完美程度超過想象

  驅車從天津趕到哈爾濱的於慶成,沒顧上休息就來到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雕塑園。在每一件作品前,他久久停留、打量,甚至愛撫。駐足於《等著月亮爬上來》這件全國最大的鑄鐵雕塑前,他激動地說,雕塑園內作品的完美程度,超過了他的想象。他表示,他對每一件作品都非常滿意,甚至認為這是對他藝術作品的一次昇華和再創作。鑄銅、鑄鐵不僅忠實地還原、放大了他的作品,而且還表現出了金屬制品的獨特味道和質感。

  最大幸事是找到自己的藝術語言

  談到藝術創作,於慶成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現在的藝術工作者分別忙著兩件事:一類是追求經濟效益,另一類是找尋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能找到代表自己藝術風格的語言絕非易事。他說,自己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語言。他把這些收獲歸結為社會環境的造就。

  哈爾濱的包容能力令人欽佩

  1944年出生的於慶成,在『文革』期間因家庭成分問題中斷了求學路。他邊乾農活邊畫畫,在勞動間歇隨手就能抓起泥土把身邊人物捏得惟妙惟肖。那段歲月,也是對他以後的創作心路影響最大的一段日子,就像他作品中經常表現的人物,身為草根,生活貧苦,卻為人樂觀豁達。這成了伴隨他一生的寶貴精神財富。

  於慶成有種民間藝術家特有的自信。當被問及他認為其作品是否會被哈爾濱市民接受時,他肯定地說:『沒問題。因為我的作品的靈感全部來自北方農村,來自最具中國特色且沈淀數千年的傳統文化。』同時,於慶成對哈爾濱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包容能力表示欽佩。他說,哈爾濱是以洋氣著稱的大都市,沒想到,市領導與相關人士能獨具慧眼地從他『土得掉渣』的作品中找到美感,令人嘆服。

  於慶成希望雕塑園能夠給欣賞者『留下回憶,帶來美感,為太陽島增加一個音符』。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