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11名助殘志願者表心聲助人是快樂
2006-05-23 11:25:3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旭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電 在新陽物業公司服務中心,有11名青年助殘志願者,他們熱情幫扶小區的裡殘疾人。在讓殘疾人獲得溫暖的同時,這些青年志願者也體驗到了助人的快樂。

  房管員鄭海龍是這只助殘小分隊的發起人,他當助殘志願者已經7年了。15歲時,學校組織為殘疾人演出,他作為志願者第一次和殘疾人近距離接觸。『他們盡管行走不便,心靈卻非常健康。』鄭海龍清楚地記得他對殘疾人所產生的第一印象。從此,助殘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鄭海龍第一次捐錢資助的是一個名叫楠楠的小學生。這個父親智殘、母親沒有工作的孩子,學習非常刻苦,鄭海龍感覺就像在幫自己的弟弟。

  『我也不全是給錢,人的肢體可以殘疾,但是心靈必須健康,要讓他們自立,他們能自立了,不再需要幫助了,我們就改變幫助對象。』有一名農村的殘疾人,有勞動能力,但家裡特別貧困。鄭海龍了解到對方喜歡養殖,就翻閱了大量資料找專家諮詢,並買來雞雛送去。2001年,鄭海龍當兵時,還把部隊每月發的80元津貼費積攢了半年,在過春節時,將500元郵給了這個貧困戶,讓他們全家人過個好年。這家貧困戶後來發展起養殖業,並脫貧致富。

  2004年10月,鄭海龍從部隊轉業後,被分配到新陽物業公司做房管員,他選了家有大學生的殘疾人家庭幫扶,並在單位大力宣傳助殘。不久,兩名年輕的助殘志願者———王莉和孫娜加入到這個行列。隨後,單位的『志願服務隊』進一步擴大,7名20多歲的小伙子和一名30多歲的電工組長,先後加入了這個隊伍中,他們都是當過兵的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鄭海龍和這些青年助殘者的家境都不富裕,月工資不足千元,還要還房屋貸款。『能幫一個算一個』,微薄的收入不能限制愛心,他們對自己的助殘行動,無怨無悔。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