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 23日上午,在松花江道外區北十二道街江段的江心島附近,一艘年代久遠的大木船從水中浮出。
10時許,記者聞訊來到了浮出沈船的現場。沈船船體全部為木質結構,已經變腐發朽,船體遭到拆卸破壞,無法看出完整形狀。從船體浮出江面的體積判斷,沈船全長40米左右,一頭埋在沙灘中。船舷是由一根整木建造的,從散落水中的船板上可以看到沒脫落的紅漆,還有大量鐵絲和鐵釘。
據附近開游艇的業主介紹,早在幾年前,有人在這裡打魚時,經常能感到漁網被刮。很多人開船路過這裡時,也都小心翼翼,生怕船只受損。大家知道這裡江水裡有不明物體。每逢水位下降時,也曾露出過木板,但誰也沒想到居然會是這麼大的一條船。
發現沈船後,很多人駕船來到這裡,切割船上的木材,稱要回家當燒柴。由於『拆卸』迅速,有關部門趕到現場時,木船已經被『大卸八塊』,支離破碎地躺在江中。
市文物管理站專家介紹,目前無法確定木船的整體形狀,初步判斷應該是在上個世紀中期建造的。沈船地點附近曾經設有碼頭。從木船殘骸上推斷,這應該是一艘當年運貨的駁船。因為這種木船造價昂貴,上面的木材和金屬構件都可以利用,所以排除了廢棄後自沈的可能。專家分析,該船是在出現事故後沈入江中的,因為當時技術有限,船的主人就放棄了打撈。專家介紹,目前沈船時間無法考證,由於船上沒有發現文物,考古和研究價值不大。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