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讓市花飄香 哈爾濱市春植丁香30萬株創歷年之最
2006-05-24 14:57:54 來源: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電 『丁香啊丁香,她是多麼鮮艷芬芳,使我想起我的家鄉。在我家鄉的小路旁也開滿朵朵美麗的丁香。人們從她身邊走過,啊,她都向你微笑歌唱……』每當哈爾濱市民哼唱起這優美的旋律,丁香的那股清香便沁人心脾。然而,作為哈市市花,近年來街旁的丁香少了,醉人的香氣也淡了。

  城建中慘遭拋棄

  只毀不栽是新建小區綠化難覓丁香的原因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哈市老城區改造,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中間,在雨後春筍般的小區中間,新的綠化地點種上了草坪和其他灌木,已難覓丁香。同樣的悲劇也在街路改造和其他市政建設中重演。

  中國是丁香的故鄉,種植歷史至今已達上千年。它生長強健,幾乎無蟲病,葉茂花美,且有芳香,適應性強。耐半陰,耐高寒,耐乾旱,耐瘠薄,耐輻照,繁殖容易,管理粗放,適合各類壤地,是理想的種植品種,是花中『李逵』。

  可丁香被有些人拋棄的原因是什麼呢?有關植物學家認為,有的外地來哈開發商認為丁香葉奇苦而將其看做是商業經營的忌諱。有的本地人認為丁香分枝點低,叢生群長,枝杈總是刮人而將其毀壞。然而,這些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丁香對這座城市的重要象征和現實意義。

  丁香不敵外來樹

  據了解,水臘、紅綠木、連翹、佛頭花、接骨木等花灌木在商業化園林中大顯身手,根本原因就是這些灌木長勢中規,易於剪形。不巧的是,這些外來綠化灌木有的竟然是『林黛玉』,當年曾因哈市冬季氣溫較低,上萬株水臘無一生還。如今,逃過嚴寒的水臘靠著外形精致、剪形容易、生性規矩,一舉戰勝了丁香花。據悉,哈爾濱街頭用做立體綠化的綠籬———水臘數量已達數百萬株之巨。

  同時,苗圃繁育滯後也是丁香沒能處處飄香的原因。據東北林業大學植物學家聶紹荃介紹,在市場作用下,一些自辦的苗圃相互壓價,致使培育丁香利潤極低,一些苗圃和花圃紛紛轉向培育期短見效快利潤率高的草本時令鮮花。由此,城建綠化單位的丁香樹源轉向其他木本花灌木品種。

  只增不減保丁香

  如何讓丁香在眾香國裡最壯觀?道裡區市民萬建表示,綠化的電子檔案要建立完善,確保原本種植丁香的位置在小區改造之後還能還種,保證丁香數量年年增長。市民范先生表示,現在哈爾濱要綠化美化300個居民庭院,對於丁香而言是個很好的種植機會,政府應該從綠化指導中確定丁香的數量。

  為此,相關專家也建議,政府在綠化指標中保證丁香的數量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如何把丁香上昇到重點保護的地位需要由相關單位提出。

  春植打造『丁香城』

  據哈市城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2002年年底,哈市丁香總數為49萬株。分布較集中的街路有:哈藥路、月牙街、紅旗大街道外段、林堤街、友協大街、哈平路、和興三道街等街路個別區段。此外,太陽島風景區在三年三期改造中闢建一處佔地1.2公頃的區域種植丁香花。12個品種的萬千株丁香成為哈市目前品種較齊全的丁香專類花卉園。

  從摸底統計中不難看出,哈市丁香總數不足50萬,丁香城顯得名不副實。今年,哈爾濱開始國家級園林城創建工作,今年春植就完成了30萬株丁香的種植工作,不論是品種,還是數量,都創下了歷年之最。如今,香飄全城的市花,使得哈爾濱『丁香城』的美譽愈發名副其實。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