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記者 印蕾)記者24日從省政協召開的重點提案督辦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將有100萬農戶用上優質、清潔能源,農民生產生活能源利用率將提高2個以上百分點;秸稈用於生活燃料的比例下降5個百分點,農林廢棄物和畜禽糞便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能源化利用的試點示范村將超過1000個;農村能源項目實施區域戶均年增收節支2000元。
據省農委副主任韓貴清介紹,未來五年,黑龍江省農村能源建設的具體目標是,積極推進戶用沼氣生態家園富民工程、集約化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太陽能利用工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規劃新建戶用沼氣池30萬個、集約化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120處,使適宜地區沼氣入戶率達到20%左右,沼肥綜合利用面積3200畝;推廣太陽房60萬平方米、太陽能畜禽捨500萬平方米、日光節能溫室40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10萬平方米;推廣省柴節煤炕連灶50萬個、燃池4萬個、草板或草磚節能建築4萬平方米和實施農村『三坊』(豆腐坊、粉坊、油坊)節能改造2000個。開展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新技術示范工作。新增風力發電機2000臺、風力提水裝置500套。加強能力建設,組建農村能源技術服務站、技術服務隊或網點300個,在全省各市、縣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管理機構和技術服務體系。通過各項農村能源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全省農村初步實現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村生產無害化。
據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推廣戶用沼氣池5.5萬戶,建設集約化養殖場沼氣工程9處,年總產氣量達到1652萬立方米;建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41處、供氣規模1萬多戶;推廣太陽房155萬平方米、日光節能溫室4500萬平方米、太陽能畜捨86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12萬平方米、燃池1.5萬個,形成年節約和開發85萬噸標煤能力,綜合效益達到4.2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