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電 自今年3月21日我國開始對消費稅進行大面積調整至今,已經時過兩個月。最初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因征收高額消費稅,高檔商品的價格更會高,然而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價格萬元以上的高檔商品只有半數出現了價格上漲,其餘的商品價格仍然與調整前持平。
24日,記者在哈市某商場的鍾表櫃臺前發現,3月初價格為1.7萬元的某款世界名表,價格一直未變,而相鄰櫃臺的另一品牌手表,3月份時價格多在7000元左右,如今卻有半數價格上漲了700元。
據現場的營銷人員介紹,目前部分進口高檔手表的價格已經陸續開始調整,但還有50%的手表價格仍是『原地踏步』,兩款價格達十幾萬元的手表至今尚未調價。
一位名表代理商谷先生介紹說,目前大部分商品都是市場定價,廠家及銷售商確定商品價格時,考慮的不僅僅是稅率,還有很多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商品的銷售對象群體的承受力與競爭對手的價格。以高檔名表為例,一般買高檔名表的人本身就是高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承受能力范圍很寬,上漲數個百分點並不會影響其購買意願,但名牌廠家會多少顧慮品牌的形象,所以,銷售時會對本品牌的產品進行全面綜合的內部調整,以對稅率變化進行消化,但一定要在對整體的銷售不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
所以,稅率或其他定價因素變化時,商品價格一定會做出反應,但調價時絕不會出現一刀切的情況,會按市場的銷售情況進行調價,若是好賣的款式,其調價幅度相應就會大一點,反之則只做微調。而且,價格不變也是一種應對措施或是營銷策略。
對於高檔商品價格的後續走勢,業內人士認為,高檔商品的價格會呈緩慢上漲的趨勢。漲價只能加快市場內商品的層次分布,不會給市場帶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