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信息更新問題多眾多居民不買賬 社區健康檔案成了『死檔』
2006-05-25 16:50:1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郭桂紅 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5日電 『一天抽幾支煙、喝多少酒、飲食習慣怎樣、鍛煉量是多少……這些與健康密切相關的個人信息全部由專門的社區醫生記錄存檔,並定期督促指導居民合理用藥、健康飲食。』早在9年前,哈爾濱市衛生行政部門就要求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轄區內的居民建立這樣的健康檔案,實施面對社區居民的健康乾預。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這些原本應該在社區醫療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健康檔案,如今多數成了死檔。

  健康檔案三年沒更新

  在位於南崗區泰山小區內的泰山社區衛生服務站內,一位醫生不無感嘆地向記者回憶說,當時正值盛夏,每天5點半下班後,他們所有的醫生兩人一組、拿著門牌號碼、按樓幢『包片』,平均每個人要完成三幢樓居民的健康檔案調查,每天都得乾到晚上9點半,雙休日更是全天『跑樓』。當記者問起健康檔案的建立情況時,該服務站的主任程雲?說,服務站負責泰山小區內3000人左右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可只有1000人左右建立了健康檔案,其中60%為老人,一半以上的健康檔案如今成了死檔,有些檔案已經3年沒更新了,原因是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找不到本人。

  隨後,記者在泰山小區內見到了今年65歲的王大爺。他說,社區給自己建立健康檔案是好事,可有病他還是想去大醫院,不願意到社區去看,他擔心誤事。

  成為『死檔』原因多

  程雲?主任分析說,首先是居民就醫觀念有偏差,他們不論小病、大病都相信大醫院,根本不理睬社區醫生的建議。健康檔案的作用在於能掌握病人全面的情況,但病人到其他醫院就醫的情況社區醫生並不掌握,這顯然使檔案的完整性打了折扣;其次是醫保政策的限制,不少單位甚至規定到社區醫院就醫的費用不報銷;此外,社區醫療機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也是原因之一;最後,由於沒有相應的收益,健康檔案的利用主要靠醫生個人的主動性和責任心,社區醫生缺乏參與健康管理的動力。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