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105名大學生回鄉當村官 雞東超前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
2006-05-26 17:22:2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何興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6日電 2002年,雞東縣在全省超前提出並大力實施了『村村大學生計劃』,選送了105名村級後備乾部到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深造。2004年,在全省剛剛開始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時,雞東縣的105名大學生已成功畢業,回到故土當上了村官。目前,回村大學生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大學生用知識強村富民

  4月21日,記者來到雞東縣的鄉村采訪了多名回村大學生,感受到了回鄉學生正在日益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東海鎮永遠村任黨支部副書記的范洪宇,是2004年畢業的農學專業大學生。他回村後,積極致力於種植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研究,為本村培育了20多種蔬菜新品種。2004年,范洪宇將『以色列柿子』從蔬菜大棚挪到了田地裡,並遠銷到外地市縣。

  目前,范洪宇已和山東濰坊一家公司簽訂了『日本大蔥』種植合同;和大連市某地簽訂了回收胡蘿卜、白蘿卜合同。『我還要回學校和老師們多聯系,尋找更多的新型蔬菜種子,為本村致富增收。』范洪宇說。

  21日下午,記者又來到明德朝鮮族鄉。據鄉黨委書記金保東介紹,該鄉8名回村大學生從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引進的『墾鑒7號』水稻優良品種使全鄉水稻產量逐年增長,已實現每畝增收160多元。

  為大學生撥專款、購電腦

  據了解,雞東縣2002年在全省超前提出『村村大學生計劃』。當時,縣裡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撥出專款40萬元,鄉村兩級籌措15.2萬元,又協調學校為每個學員減免1200元,選送了105名村級後備乾部到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深造。

  2004年8月,105名大學生畢業後,34名正式黨員被任命為村黨支部副書記;71名非黨員被推薦為村委會副主任,主抓科技工作,均享受因公誤工補助待遇,可參加公務員競聘。

  縣委、縣政府要求各鄉鎮從機動地、校田地中調劑一部分,低價或無償分配給大學生,為回村大學生提供試驗、示范用地120餘畝。他們還選送回村大學生到大連等地考察學習,並幫助他們協調試驗資金11.5萬元。在對大學生工資采取誤工補助辦法的基礎上,有的鄉鎮還出臺了對大學生工資保底制度,規定大學生工資最低不少於800元。

  明德鄉明德村黨支部副書記孟慶海作為回村大學生,於2005年領到了全縣最高工資3000元,還獲得了縣裡出資配備的上網電腦。

  重返母校取『真經』

  為了使回村大學生盡快成長起來,2006年4月12日,縣委組織部、縣增收辦組織全縣百名回村大學生重返母校取『真經』,同時到經濟發達、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快的先進典型村甘南縣音河鎮興十四村、尚志市元寶鎮元寶村進行學習、考察。

  永和鎮公平村回村大學生刁春祥、東海鎮永遠村回村大學生范洪宇等幾名大學生分別匯報了自己回村任職後的工作情況,並針對在農業生產實踐中遇到的農作物品種改良、種植技術更新、養殖疫病防治等多種問題向導師們求教。學生現場提問,老師當場解答,零距離探討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讓回村大學生們感到格外『解渴』,收獲頗豐。

  目前,這些回村大學生推廣高產優質品種40多個,完成試驗、示范項目36項,試驗面積達到120餘畝。有1名回村大學生被縣委授予先進共產黨員稱號,4名被評為縣級勞動模范,37名在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中當選為村乾部。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