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白發老母與幼子頓時陷入絕境 眾人攜手橕起一個坍塌的家
2006-05-27 07:13: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耿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7日電 5月24日,對於66歲的何俊藝老人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她眼含淚水,將准備好的四面錦旗分別送給和興路派出所、公路社區、西華苑和第二火葬場。在她的心目中,那些向她提供幫助的恩人,是用任何方式都難以答謝的。

  貧寒老人喪愛子

  5月7日,南崗區公路社區居民焦東風因病去世了,家中只剩下母親何俊藝和她10歲的小孫子焦貝貝。

  焦東風是南崗區公路社區的一名低保戶,去世前暫時在白家堡租房居住。焦東風的媳婦於幾年前走失後,他的母親何俊藝從山西趕來和兒子、小孫子一起生活。焦東風本人患有較嚴重的心髒病和腎病,這樣的家庭,其艱難拮據可想而知。5月7日凌晨,焦東風出門倒泔水,突然倒地不起。兒子去世,頂梁柱倒了,這讓何俊藝老人陷入極度的悲痛和絕望。兒子的後事咋辦,今後的日子咋過?10歲的小孫子將面臨怎樣的生活?想到這一切,老人感覺眼前一片昏黑。

  何俊藝家裡出了變故。鄰居們將消息傳開,社區主任徐慰玲、書記湯萍立即來到何家;和興路派出所所長馬良,也隨後派車派人前來協助社區為焦東風辦理後事。

  平凡葬禮見真情

  當天下午,在社區工作人員和鄰居的幫助下,焦東風的遺體被抬上靈車,送到了西華苑。在往冷藏室送的時候,徐慰玲、湯萍感到有些為難。不是親屬,一般的人都不願意進冷藏室,兩個女人根本就抬不動啊!就在這時,一名聯防員和西華苑的工作人員小胡已主動跑過來,兩人一人抬頭一人抬腳,將遺體抬進了冷藏室。

  問題接踵而來。第二天,和興路派出所派車將何俊藝和她的孫子焦貝貝以及社區工作人員拉到西華苑,找到了西華苑的負責人黃萬軍、劉洪斌。『我們已經身無分文,還欠了幾百元的醫療費,我們不要骨灰了,就當無主屍處理吧!』老太太拉著孫子哭跪在了地上說,黃萬軍、劉洪斌趕忙扶起老太太:『千萬別這樣!有困難我們一起想辦法。』兩人商量後,決定發動西華苑所有黨員捐款。西華苑的黨員們聽到此事後,毫不猶豫地每人捐出100元錢,幫助焦家支付了存屍費和運輸費,還免費提供了一個骨灰盒。

  隨後,劉洪斌又陪同大家來到了第二火葬場,同火葬場負責人宮傑商談此事。火葬場方面經研究決定:免去焦東風的遺體火化等全部費用,骨灰也免費安放。遺體火化後,骨灰盒的鑰匙交到了焦貝貝的手上。

  四面錦旗送親人

  焦東風的後事辦妥了。幾天後,和興路派出所的民警找到湯萍說,為了能讓何俊藝照顧焦貝貝,他們建議把孩子轉到公路社區。於是,社區工作人員伊桂鳳找到了延興小學的校長王丹。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後,王丹表示要立即為孩子聯系轉學事宜,同時為孩子減免學雜費。就在第二天,焦貝貝已經坐進了該校4年一班課堂。為了讓孩子學好外語,社區工作人員劉敏又給孩子送來了復讀機。

  孩子安頓下來,社區人員又忙著為祖孫倆安排住所。社區附近的一家房屋中介主動免費為他們聯系住房。房子找到後,房主不但免除了水電等費用,而且將房屋收拾得乾乾淨淨,像迎家人一樣迎進祖孫倆。

  經過和興路派出所的申請溝通,市公安局批准為何俊藝老人辦理了在哈爾濱的落戶手續。目前,社區正在為老太太申請房屋租金補貼。

  就這樣,何俊芝老人在遭遇兒子辭世的不幸後,又遇到了哈爾濱諸多好心人的相幫,老人家用僅有的生活費,含淚訂做了四面錦旗。她說,這些錦旗寄托著我的真誠感激和對生活的希望。

  何俊藝老人是不幸的,長期患病的兒子辭世,身邊只剩下不滿10歲的小孫子和她相依為命;這個陷入困境的低保家庭同時又是幸運的,危難之際,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幫助,匯聚成愛的暖流,讓祖孫二人感受溫暖,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質朴的關愛。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