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電 2005年初,哈爾濱市有500家左右藥店門市店,現在已激增至800餘家,一年開了300家新藥店。這些藥店集中紮堆是否真的方便了市民?哈爾濱市是否需要這麼多的藥店?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藥店遍地難買『稱心』
記者日前在顧鄉大街與建國街兩側看到,不足2公裡的街路上,共有大大小小10餘家藥店;市第一醫院買賣街一側就有5家藥店;中央大街、果戈裡大街等許多街路上,藥店隨處可見。許多市民並不熟悉的連鎖藥店幾乎一夜間在哈爾濱『遍地開花』。
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小藥店主營業務竟然都是營養、保健類產品,『補腎』、『減肥』、『補腦』等產品隨處可見,市民常用的一些藥品,在這些小藥店中佔的比例卻非常小。
雖然很多小藥店也銷售市民常用藥品,且銷售的部分藥品比大型連鎖藥店銷售的藥價格便宜,但其生產廠家均是小藥廠,很難發現知名藥廠生產的產品。
許可放開藥店紮堆
據了解,2005年以前,哈爾濱市對藥店開業許可證按每5000人可配置一個藥店標准,嚴格控制藥店數量。2005年1月後,哈爾濱市雖嚴格限制單體藥店開業許可,但對通過GSP認證的大型連鎖藥店開業許可證放開,不再限制數量。一時,連鎖藥店抓緊機會增開門市店,一年時間哈市激增300家藥店門市店,但同時出現了藥店門市店紮堆的現象。
據介紹,目前哈爾濱市共有藥店門市店800餘家,其中單體藥店370家左右,10家大型連鎖藥店門市店400餘家。雖然哈爾濱市單體藥店數量佔了藥店總數量的一半,但其總體銷量僅為全市藥品零售市場的兩成。在連鎖藥店門市店擴張過程中,部分藥店盲目發展,只是簡單收購了單體藥店,追求銷量,並未做到真正意義的連鎖發展,特別是很多以保健品等為主要盈利點的藥店,很難形成連鎖品牌效應。
小藥店面臨危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藥店紮堆現象屬於市場競爭的初級階段,是商家不理智的搶佔市場行為。隨著藥店開業許可的逐步開放,南方城市乃至國外一些頗具實力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正准備進入哈埠市場,一旦這些有實力的連鎖企業進入哈市,在未來1-3年內,哈埠藥品市場必然經歷一個激烈競爭的過程,在一輪價格、服務競爭之後,大型連鎖藥店將佔據主導地位,單體藥店和部分實力較弱的連鎖企業將被淘汰或者走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