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電 據2005年初的調查,在200餘家有對俄機電產品出口貿易實績的企業中,超過百萬美元的只有20餘家。從總體看,黑龍江省對俄機電產品出口與紡織品服裝、鞋帽、糧食等初級出口產品相比,尚處於快速成長的起步階段。
盡管近年來我國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較快,但仍然大有潛力可挖。
由省政府研究室、省商務廳等部門組成的擴大機電產品對俄出口專題調研組經考察認為,俄羅斯較有潛力的機電市場主要有:家電、電子產品,農業機械,食品機械和包裝機械,木工機械,建築機械,汽車及配件等。
南機猛進龍企初起步
俄羅斯機電市場的巨大商機刺激著南方企業的敏感神經。
據了解,機電產品是廣東打開俄羅斯市場的拳頭產品。去年,廣東機電產品對俄出口11億美元,佔廣東對俄出口額的近七成;今年1月,廣東機電產品單月出口額首次突破1億美元,達到1.1億美元,增幅高達69.3%%,佔廣東對俄羅斯出口額的66%%。
盡管近幾年我省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增速一直在50%%以上,去年達到3.3億美元,但與廣東相比差距是很明顯的,佔全省對俄出口的比重也不大,還不到出口總額38.4億美元的一成。
從經營主體看,全省有規模的出口企業不多。據2005年初的調查,在200餘家有對俄機電產品出口貿易實績的企業中,超過百萬美元的只有20餘家。從總體看,我省對俄機電產品出口與紡織品服裝、鞋帽、糧食等初級出口產品相比,尚處於快速成長的起步階段。
難進俄市場因素幾何
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機電產業實力較為雄厚,機電產品出口緣何滯後?擴大機電產品對俄出口專題調研組專家分析了影響和制約對俄機電產品出口的原因。
首要原因,現有主體機電產品與俄羅斯市場對接度不高,進入俄市場難度大。我省機電產業屬偏重型,而這些領域也恰恰是俄羅斯工業的優勢領域,很多大型機械工業企業就是前蘇聯援建的,黑龍江省有什麼俄方也有什麼,技術上沒有什麼優勢。2004年9月中俄總理簽署的第九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提出:『中方支持本國企業引進俄能源設備、礦山機械、汽車和汽車發動機、機床和機械設備,俄方支持中國通信設備、家電、食品加工設備以及船舶產品進入俄市場』。可以看出,俄方希望向中國出口的產品正與黑龍江省骨乾機電產品屬同類,而俄方市場需要的則大多是廣東等沿海省份所能提供的優勢產品。
其次,機電生產企業對俄市場認識不足,開拓俄市場意識不強。我省機電生產企業真正有對俄出口實績的只有10家左右。大多數企業經營者主觀上沒有開拓俄羅斯市場的想法,也有的企業參加俄羅斯展會不帶俄文技術資料和說明書,參展人員不能用俄語介紹產品,也沒有供長期展示宣傳用的樣機、樣品和樣本。
另外,由於我省出口的機電產品大多是經貿企業經銷的,經銷企業不能像生產企業一樣有較強的品牌意識,樹立品牌形象,大多數機電產品售後服務不到位,影響了聲譽和競爭力,削弱了俄消費者的信心。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俄羅斯客商及國內南方機電產品生產廠家越來越多地拋開貿易企業,直接合作,作為『中間商』角色的貿易企業難有大的作為,發揮的空間將越來越小。
四措施擴大機電產品對俄出口
制約因素比較明顯,是否意味著我省對俄機電產品出口難唱『主角』呢?
調研組專家認為,擴大對俄機電產品出口,這既是貿易結構由初級向高級發展規律的要求,也是我省繼續擴大對俄貿易規模、支橕我省對俄經貿合作戰略昇級的正確選擇。我省應利用自身的地緣、公共關系、產品的比較優勢,從四方面加快擴大機電產品對俄出口。
其一,擴大機電產品對俄出口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出口基地,重點推進農業機械、林業機械、建築機械、包裝機械、糧食乾燥設備、汽車及零部件和家電、信息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支持貿易公司與生產企業聯手,交流產品和市場供求信息,簽訂對俄出口代理協議,避免企業在境外競相壓價和無序經營;其二,做活合作載體,發展對俄跨國加工貿易。現階段擴大對俄機電產品出口最現實、最有效的捷徑,就是充分利用沿邊口岸和各類開發區的合作平臺,進一步發揮政策效應,境內搞部件生產,境外開展組裝業務,大力發展跨國加工,規避俄方整機進口關稅,實現貿易方式多元化;其三,是改進營銷手段,整合市場網絡,闖出一條跨境直銷、配套服務、連鎖經營的路子,同時依托項目帶動擴大出口;其四,為對俄機電出口企業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建立對俄機電出口企業貸款擔保機制,嚴防全國邊境貿易中存在的劣質機電產品出口問題,堅決維護出口產品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