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一位母親的請求令人汗顏:別把貧困孩子當道具
2006-06-01 10:57:32 來源:新華網  作者:顏秉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5月31日電 題:這位母親的請求令人汗顏

  『六一』兒童節前夕,哈爾濱一位貧困學生的母親給當地媒體寫信,懇請個別企業和學校,『如果想真心幫助孩子,最好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兒,而不是為了宣傳,把孩子當道具。』這位母親的請求讓人們汗顏!要想讓公益活動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學校、媒體就要改變作秀和捧場心態,把孩子的真正需要和心理感受放在首位。

  這位母親寫道:我是一名下崗職工。下崗後,我一個人帶著9歲的孩子,生活很艱難。孩子在學校雖是貧困生,但很要強,學習也不錯,這讓我感到一絲安慰。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每年兒童節前夕,個別企業、學校都會組織貧困學生搞這樣那樣的活動。每次活動,企業都邀請很多新聞單位到場采訪,送來一些玩具、食品等,或帶孩子去公園游覽一番,有時還會請孩子們吃一頓肯德基。除了每年的兒童節外,平時幾乎很少有人關心孩子。我擔心這樣大起大落的巨大反差,會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不利。孩子們都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樣的「整景'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別把貧困孩子當道具』的請求,是一位母親對這種不良社會現象的譴責。明眼人一看便知,企業在捐助貧困孩子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它有足夠的實力出錢、出物。舉行類似的公益活動,能達到『花小錢、辦大事』的目的,宣傳效果要比平時投入巨額的廣告費用大得多,又培養了一批潛在的小顧客。但對孩子來講,不明就裡吃一頓免費『大餐』,在感恩企業的贈與時,貧困生的標簽貼得更牢靠了。孩子吃得別扭,大人看著傷心。

  配合企業作秀的還有個別學校和媒體。學校或為了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或為了本身揚名,都會積極配合企業做好貧困生的推薦、組織工作。借孩子們的光,學校領導也能在鏡頭前露露臉、報紙上出出名。

  因此,有關方面在在看到這位母親『別把貧困孩子當道具』的請求後,應該好好反省。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