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體驗職業電子競技玩家 在網絡世界裡『戰斗』
2006-06-02 11:00:4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郝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日電 職業電子競技玩家、形象設計師、售樓先生、芳香保健師、營養師、臨時代駕員……經濟快速發展讓社會分工日益細化,大批新興職業應運而生。新職業的誕生和成長,不僅僅記錄了職場發展的軌跡,更折射出社會的變遷。新職業在悄悄改變生活,那麼,你了解這些新職業嗎?你知道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們有著怎樣不同的生活嗎?你是否也想成為其中的一員?為此,記者走近這些從事新職業的勞動者,體驗他們多姿多彩的生活。

  壓低槍管、屏氣凝神地等候,突然一個箭步躍過前方的障礙物,精准地幾個點射,電光火石間擊斃敵人。看到這些,你一定認為這是特警隊員的戰斗場景,其實這是幾位職業電子競技玩家在緊張地訓練。昨日,記者帶著好奇走近了一個職業電子競技戰隊,成了他們戰隊中的一員,體驗他們用鼠標在虛擬世界裡打拼的精彩人生。

  上午9時,記者來到市電子競技運動基地,這裡有一支由5名男孩組成的電子戰隊,他們正備戰即將在沈陽舉行的一個國際性電子競技大賽。記者跟隨戰隊的5名男孩進入了訓練室,『調試機器』戰隊隊長下達了第一個命令,隊員們默默打開電腦,對各項數值進行調節。隊長在記者身邊解說:『每個職業電子競技運動玩家都有自己的固定習慣,鼠標的速度有多快、屏幕的亮度有多高,甚至電腦屏幕是什麼角度、椅子高低是否舒服,這些都可以成為影響比賽成績的因素。』調試完畢,隊員各自進入游戲進行個人訓練。記者第一次參與射擊競技,射擊時總是槍口亂顫,隊長在一旁指導,『不要緊張、手要穩、點擊時不要按住鼠標不放,盡量射擊敵人的要害。』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個人訓練,記者感覺好多了。不知不覺一上午的訓練結束了。午餐非常簡單———盒飯,經過了一個上午的『苦戰』,大家吃得狼吞虎咽。

  午休間隙,記者同21歲的隊友王營博聊了起來,他是一年前成為職業電子競技玩家的。家人起初強烈反對,小王的父母認為這就是游戲,是玩兒,根本不是工作,不能糊口。最後,當小王把比賽的第一筆獎金送到他們面前時,他們纔逐漸接受,承認電子競技也是工作。

  午休結束,戰隊通過網絡服務器同外省的一只強隊進行了一場訓練賽。比賽還沒開始,訓練室內的氛圍就緊張起來。由於記者第一次參加比賽,連連出現失誤,不過靠隊友的出色發揮,戰隊贏得了比賽。

  14時,記者結束了體驗,離開時戰隊的5名隊員還在進行訓練,這樣的訓練他們每天要進行9個小時以上。臨別時,記者問起他們對想當職業電子競技玩家的年輕人有什麼好的建議,隊員們說:從事職業電子競技的黃金年齡是17到25歲,因此希望有志從事這一職業的玩家要慎重,如果覺得自己有天賦、不怕辛苦、對電子競技有著足夠的熱情,那麼當一名職業玩家還是很有前途的。

  鏈接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宣布電子競技運動成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至此,電子競技運動經過短短兩三年的發展,終於由邊緣產業躋身體育競技。職業電子競技玩家,是指由企業或俱樂部作為贊助商提供工資,供其訓練比賽的專業玩家。他們的收入由贊助商提供的工資和比賽獎金兩方面構成。目前,國內電子競技玩家基本工資大約在1000元左右,部分地區在500元到600元間。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