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科學規劃改造道裡中心區 譜寫老城區復興嶄新篇章
2006-06-07 09:34:2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7日電 在哈爾濱市兆麟街區,索菲亞教堂廣場進一步拓展、老哈一百業態調整及立面改造、中心廣場現代服務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這標志著道裡中心區改造規劃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已被市政府列為今年城市環境改造重點工程的兆麟街區改造項目,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那麼,兆麟街區是如何規劃的?道裡中心區都有哪些區域將進行改造?按規劃改造後這一區域將發生什麼變化?就這些問題,市城市規劃局負責人做了詳細解答。

  問:作為道裡中心區復興重要項目的『兆麟街區改造工程』已經啟動了,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請從城市規劃角度談談是怎麼考慮的?

  答:道裡中心區指經緯街、一面街和松花江岸線所圍合的區域,總面積2.5平方公裡,其中兆麟街區是從尚志大街到兆麟街形成的核心區域,總面積35公頃。該地區是哈爾濱三大商業中心地之一,在哈爾濱的商業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按照新一輪哈爾濱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北躍西擴、南延東優、中興外聯』城市空間發展策略,松北、哈西、平房、群力等新區開發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道裡、道外、南崗等老城區『中興』也初見成效,道裡中心區作為哈爾濱老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擺上今年城市環境改造的重要日程。

  幾年來,隨著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廣場等改造工程的實施,道裡中心區的面貌已發生了明顯變化,但兆麟街區目前的狀況還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該地區公共空間資源分布不合理,不能更方便地為市民服務,中心廣場利用效率不高,索菲亞教堂廣場擁擠不堪,周圍一些大型公共建築外立面風格不協調,廣告牌匾雜亂無章;該地區有一批危棚房急需改造,特別是在索菲亞教堂周邊佔地8.5萬平方米范圍內的50餘棟危棚房,生活著1.7萬居民,居住環境火災安全隱患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質量惡劣;該地區交通混亂無序,靜態停車泊位數量嚴重不足;哈一百商圈商業業態亟待整合,周邊和地下海鮮市場空氣污染嚴重,市民缺乏整潔、清新的購物環境。作為中心區商業黃金地段的土地效益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對該地區進行整體改造,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也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哈爾濱城市復興的需要。

  在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多輪規劃方案比選,國內外專家參與論證,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最後政府進行實施決策。在市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兆麟街區改造項目被列為今年城市環境改造重點工程。

  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致力於建設節約性社會,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城市更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新建與改造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綜合考慮百姓要求、業態整合、社區環境、土地利用效益、城市風貌與建築風格、歷史保護與利用、交通組織等因素,以建設國際化、現代化的東北北部區域性商務、游憩中心為目標,完善城市景觀,改善城市環境,提昇商業功能,形成經濟上富有活力、環境上富有魅力、文化上富有感染力、形象上富有吸引力的中央游憩商業區(RBD)。

  問:兆麟街區改造涉及索菲亞教堂廣場、老哈一百、中心廣場等地區,在規劃上是如何統籌考慮的?

  答:兆麟街區改造是道裡中心區復興的重要部分,是集功能完善、國企改制、業態整合、危棚戶區改造、形象提昇、基礎設施更新、名城保護等『多位一體』的系統工程。規劃將索菲亞教堂廣場及周邊改造、老哈一百現有建築的改造以及麥凱樂購物廣場建設統籌考慮,同步實施。在規劃中,不但力求體現各自特色,還強調有機處理好相互之間的呼應關系以及與周邊環境的銜接和融合。

  一是索菲亞教堂廣場改擴建工程。將索菲亞教堂北側和現有的金太陽、華聯商廈等周邊住宅等建築適度拆除,並對立面進行改造,與索菲亞教堂形成特色圍合區域。同時,地下空間為商場和停車場,與改造後的哈一百、曼哈頓、索菲亞廣場及周邊環境相適應,延續城市文脈,形成鮮明的主題景觀,為索菲亞廣場申報國家『5A級』的旅游景點奠定基礎。

  二是哈一百功能完善和立面改造。結合老哈一百改制盤活,對哈一百、曼哈頓等索菲亞廣場周邊22棟建築立面進行徹底整飾,改造成具有哈爾濱地域風格的特色建築,與索菲亞教堂廣場相呼應。哈一百經營項目由過去比較單一的百貨業改造成為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體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購物廣場。

  三是中心廣場改造工程。為進一步提高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增加城市土地收益,對中心廣場約2.5萬平方米用地進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在中心廣場用地修建國際一流的大型購物中心——麥凱樂購物休閑廣場。

  問:索菲亞教堂廣場擴建是此次最先啟動的改造工程,索菲亞教堂廣場改造規劃是如何考慮的?

  答:索菲亞教堂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經過多輪規劃整治和改造,現已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理想場所,是反映哈爾濱城市特色的標志。但目前其北側還存有大量的危棚房,廣場面積較小,周邊建築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環境髒亂差。此次兆麟街區改造中索菲亞教堂廣場擴建是核心內容,也是最先啟動的工程。在規劃上,是經過認真調研,精心策劃,反復論證,慎重決策的。先後組織編制了三輪規劃,邀請了國內外多家知名規劃設計單位參與規劃設計方案征集的國際國內競賽。邀請了建設部總規劃師陳曉麗、國家名城委主任王景慧等國內著名的城市規劃專家和權威人士,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評選。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兩家優秀方案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名城保護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最後確定了綜合規劃方案。

  規劃方案是從名城保護、街區保護和建築整體保護三個層面上探討和研究的,保持歷史街區完整圍合的空間形態。保留了歷史文脈、城市肌理及街道空間界面的連續性。一是突出了索菲亞教堂的主體景觀地位。索菲亞教堂廣場周邊建築拆除和改造,注意處理好廣場的規模、比例和尺度,將索菲亞教堂廣場內原來的只能三面觀賞,提昇到能從各個角度、全方位觀賞。二是拆除危房棚戶區。拆除危棚房、鍋爐房、倉庫等39棟,面積達8.5萬平方米,改善周邊地區環境。三是拓展公共活動空間。經過規劃改造,索菲亞教堂廣場由原來的『一字形』擴展為『T字形』,面積由0.7萬平方米增加到兩萬平方米,同時地上地下相結合,開發地下空間7000平方米。四是與周邊建築風格協調呼應。合理保留現狀有價值的空間界面,改造整飾周邊的哈一百、曼哈頓、金太陽、華聯等建築立面,使其與索菲亞教堂廣場整體環境協調統一。

  問:中心廣場要建設現代服務設施,那麼,市民新的活動空間是如何安排的?

  答:這是一個市民普遍非常關心的共同問題。實際上,在整體改造規劃中,市民公共活動空間不但沒有減少,不論是數量還是總面積都增加了數倍。一是總面積增加了。按照規劃,在中心廣場部分用地建設麥凱樂購物中心後,在原位置仍保留一處0.7萬平方米的精品休閑廣場,同時改造哈一百北側廣場,形成兩處總面積1.5萬平方米的廣場;索菲亞教堂廣場由0.8萬平方米擴建到兩萬平方米,這樣,三處廣場總面積3.5萬平方米。二是布局均衡了。除上述外,還將重新建設美術館後側、九站綠化廣場、友誼時代綠化廣場等地公共活動空間。同時,通過開放兆麟公園,整合通江廣場、防洪紀念塔廣場,這樣,道裡中心區城市公共活動空間將由原來的5處增加到15處,市民休閑活動的公共空間服務半徑從600米降至300米,空間分布均衡,改變了原來偏墜局面,方便了市民日常休閑活動。道裡中心區新增和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間面積將從8.62萬平方米增加到19.65萬平方米,是原有面積的2.3倍,提高了市民休閑活動場所的品質。

  問:老哈一百無論從商業功能還是建築立面造型都與周邊環境不協調,改造規劃對此有何舉措?

  答:哈一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的,當時索菲亞教堂還被一些危棚房包圍著,哈一百建築設計沒有考慮到作為索菲亞教堂廣場西側主要界面的城市景觀功能,而且其商業業態、內部空間都不能適應現代商業的要求。另外它還存在著消防隱患等不安全因素,其整體改造勢在必行。按照規劃,將結合哈一百企業改制,引進新型商業業態,並進行建築整體改造,打造成集購物、娛樂休閑、餐飲為一體的商業廣場,盤活城市空間資源。

  改造規劃借鑒了美國曼哈頓南街海港改造、北京王府井商業街改造、上海南京路商業街改造等成功案例,強化區域建築風格,通過對保護建築『修舊如舊』,對一些不符合《哈爾濱市建築風格控制性規劃》的現狀建築進行整治改造,打造從索菲亞教堂、石頭道街到中央大街的T字形建築文化長廊。

  先後組織了6家甲級建築設計單位對哈一百的建築立面改造進行方案設計,目前正在進行綜合實施方案的修改。綜合方案充分考慮到作為索菲亞教堂廣場的西側主界面的景觀要求,建築風格定位為簡化的歐洲文藝復興風格,色彩采用哈爾濱主色調淺米黃色,通過體量上的增減使之既符合歐式建築的比例關系又減少索菲亞的擠壓感,牆身運用三段式單元手法劃分,轉角和頂部設置穹頂,近人尺度采用玻璃和鋼等現代建築材料反映現代商業功能。同時作為與新建麥凱樂購物中心圍合的商業廣場南界面,起到了構築T字形建築文化長廊的重要作用。

  問:這一地區的交通問題一直是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這次改造如何解決交通問題?在規劃方面采取了哪些對策?

  答:針對當前道裡中心區存在的道路交通擁擠混亂,靜態停車泊位不足、車輛亂停亂放,乾道網交通整體功能發揮欠佳,行人過街不安全、不便捷等交通問題。我局在征求各部門意見和組織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采取了五個方面對策加以解決。

  一是從道裡中心區整體路網系統考慮,完善了路網結構,拓寬改造主乾道路,提高了動態交通運行效率。通過打通森林街至南勛街地道,開闢道裡與道外第四條交通通道,加強道裡、道外中心區交通聯系;通過改造兆麟街、經緯街、透籠街等道路,提高了中心區商業區乾道及支路的通行能力,緩解索菲亞廣場及哈一百地區交通擁擠狀況;通過拓寬打通工部街、北安街,形成了一條與經緯街並行的交通通道,緩解經緯街交通壓力,改善中心商業區交通環境。

  二是合理布局靜態交通,建設智能立體停車場,解決佔道停車問題。結合開發項目建設麥凱樂地下智能停車場、索菲亞教堂廣場停車場和田地街-買賣街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場;整合治理現狀停車場,恢復停車功能,引導車輛全部進入地下停車。通過上述措施,道裡中心區將增加停車泊位1000多個,基本上能夠解決該地區停車問題,消除馬路停車對動態交通的乾擾現象,確保道路交通暢通。

  三是整合部分公交線網,優化公交結構,提高公交運營效率,開闢公交停車港灣,減少公交停車對動態交通影響。

  四是以人為本,建設人行過街系統,確保行人安全。建設中央大街-友誼路人行過街通道和中心區步行暖廊系統。

  五是加強交通組織和管理,實施單向交通,建立交叉口交通信號聯動面控系統、加大交通違章處罰力度,建立一個科學合理、技術先進、秩序良好的交通環境。

  問:對道裡中心區目前存在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不安全問題是如何規劃的?

  答: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道裡中心區基礎設施載體功能,消除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我們按照『統一規劃、同步實施、一次到位、配套完善』的原則,規劃對道裡中心區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昇級改造。

  一是拆除道裡中心區十餘座小型鍋爐和煙囪,全部實現集中供熱。改善中心區生態環境,提高居民供熱質量。二是同步實施道裡中心區電纜化工程,改造供電變壓設施,提高用電容量,消除電壓不穩,電量不足現象,改善中心區景觀環境。三是同步實施道裡中心區供排水設施改造,消除『夜來水』現象和『內澇』現象,使道裡中心區居民能夠使用上清潔、充足的水源。四是同步實施燃氣老管網改造,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居民用氣安全。五是同步實施數字化通信改造,一步到位,使道裡中心區居民率先使用先進的通信技術。

  問:這次改造工程涉及索菲亞教堂等一批保護建築,規劃中是怎麼考慮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哈爾濱傳統文脈的?

  答:道裡中心區是哈爾濱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哈爾濱的早期規劃思想、建築風格、風貌特色、傳統工商業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區。

  一是保護好老建築。在改造規劃中,我們強調了以國家級文保單位、一類保護建築索菲亞教堂為核心,注重城市肌理、傳統風貌、傳統格局的保護。堅持『修舊如舊』和『保用結合』的原則,對道裡中心區改造范圍內的58棟保護建築進行重點修繕,嚴格保持建築原有的立面形式,進行修飾粉刷,清理整治保護建築上的廣告,並對店面牌匾進行規范,改變過去髒亂的現象,恢復其歷史面貌。

  二是整治好現有建築。對該區域內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的現有建築進行立面改造,對索菲亞教堂周邊的曼哈頓、老哈一百等建築立面進行改造,保持與保護建築的整體風貌相協調。

  三是塑造好新建築。中心廣場規劃新建的大型購物中心,都充分考慮哈爾濱的地域文化、城市肌理和傳統風貌,做到了在立面造型、建築色彩、建築符號上與周邊歷史建築的呼應,在新建建築中顯現哈爾濱傳統建築風格的影子。

  問:如何處理好新老建築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難題,此次改造規劃中是如何控制和保證麥凱樂購物中心建築形象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

  答:根據《哈爾濱建築風格控制性規劃》,《道裡中心區改造規劃》要求強化區域建築風格,對新建建築從風格、色彩、比例尺度、符號等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既做到傳承哈爾濱建築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又能體現城市建設的時代感,創造具有獨特地方特色的現代都市景觀。

  規劃的哈爾濱麥凱樂購物中心是采用國際一流的高檔百貨店經營模式與先進的Shopping Mall模式相融合的經營新模式,是集高檔百貨、大型超市、休閑、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現代服務設施。為確保設計成果的高水准和高質量,組織了規劃建築設計方案的國際設計競賽,共有德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5家國內外著名設計單位參加。邀請中國工程院鍾訓正院士為主任評委,包括德國包豪斯大學教授歐洲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迪特·哈森布魯克先生、我國資深建築評論家楊永生先生、中國建築設計大師黃星元先生在內的15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評選出優秀設計方案,並按照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綜合後的方案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對高層部分采取退讓方式。麥凱樂購物中心采取了數量最少的兩座高層建築前後錯落布置的方式,一方面盡量退讓和遠離索菲亞教堂廣場,另一方面注意與北側和西側高層建築群的對應關系,並對北側景觀較差的高層建築進行必要遮擋,使之與周邊環境在空間上及視線上取得了良好的呼應關系。

  二是對裙房部分采取層次後退方式。根據城市設計要求,對沿尚志大街、石頭道街和兆麟街的裙房建築體量都做了逐步後退處理,體現層次感,沿街立面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與周圍環境取得了協調,恢復了原有的城市街道鄰裡空間尺度,滿足了保護街區風貌完整性要求。

  三是建築風格保持特色。既體現寒地城市現代都市大型商業建築的特性,又汲取了地方建築文化精髓和特色。裙房牆身界面采用從地方古典建築中提取變異等手法,保持了與地方傳統建築近似的宜人尺度,延續了街道的界面,體現了與周圍建築環境相融合的整體感;高層主體開窗和牆面劃分等構圖手法強調豎向比例特征。建築色彩以哈爾濱獨有的城市主色調——淺米黃色作為主基調,輔助色和點綴色為咖啡色與淺灰色。

  四是麥凱樂和哈一百之間設置的連廊作為城市綜合暖廊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即解決了北方寒冷氣候條件下方便聯系的可行性,又成為城市街道空間和整合後的商業廣場上一道靚麗的景觀。

  目前,針對綜合設計的實施方案正在按規劃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中。

  問:大家都知道,李兆麟將軍被害地紀念標識坐落在市中心廣場,改造中是否保留?

  答:在此次改造規劃中,結合市中心廣場新建設項目,在李兆麟將軍被害地原址規劃闢建一個紀念館,專門收集並展示李兆麟將軍的遺物和照片資料。紀念館將與兆麟公園內的李兆麟將軍墓一樣,成為一個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紅色旅游景點。

  問:此次改造規劃實施後,將給城市帶來哪些新變化?

  答:按照規劃對這一地區進行分期改造後,將從根本上整合和優化利用空間資源,完善功能,提昇道裡中心區的的整體形象。規劃實施後將為城市帶來『六大變化』:

  一是總體環境改善,公共空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通過規劃實施,該區域存在的危棚房及混雜在一起的鍋爐房、倉庫等將逐步拆除,商業黃金地段的土地經濟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徹底改善,廣場等公共空間資源得到優化和充分利用。

  二是形成中央游憩商務區,經濟活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整合哈一百的經營模式,引進麥凱樂新型商業業態,擴建索菲亞教堂廣場地下工程,開放兆麟公園等一系列工程,規劃了一個集主題購物、文化娛樂、精品旅游、休閑健身、生態游園、時尚餐飲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中央游憩商務區,不僅盤活了國有企業資產、增加了就業,更增強了道裡中心區的經濟活力。

  三是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城市特色更加突出。通過采取不同的規劃措施,該區域保護建築得以充分保護和利用,特別是索菲亞教堂廣場改造工程不但突出了索菲亞教堂的重要地位,擴大了廣場的規摸,尤其是保存了原有的空間格局和宜人尺度,完善了4A級旅游景點的功能。

  四是傳統建築風格得到弘揚,整體形象得到提昇。通過對道裡中心區三大類、十五個項目、十五個綠化廣場、數百棟建築的整體改造,道裡中心區將形成建築風格協調統一、各具特色的,保護建築、改造建築和新建築共存的,富有哈爾濱中西合璧特色的城市新景觀。

  五是形成步行『暖廊系統』,構建寒地城市特色公共空間。根據道裡中心區改造規劃,將索菲亞教堂廣場、哈一百、麥凱樂購物中心、西十二道街、中央大街在地下、地上通過暖廊進行有機和人性化的連接,建造地下與地上結合的、古典與現代風格結合的步行系統,創造特色獨具的寒地公共活動空間。

  六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城市載體功能。通過道裡中心區改造規劃實施,排除了原哈一百火災等安全隱患,擴建了多處地上、地下停車場,增加了基礎設施的數量和規模,使哈爾濱在城市功能上、生活品質上和經濟活力上都獲得極大提昇。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