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友誼路上,行人在漫天飛絮中穿行。
道路兩旁遍地的楊柳絮。
在飛絮中掩鼻而行的市民。
東北網6月7日電 近來,哈爾濱市的一些醫院裡常有這樣的患者:眼睛又癢又紅腫、鼻子癢、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咳嗽,醫生說不是感冒,是過敏癥。
在大街小巷,環衛工人抱怨近來作業量明顯加大,從早到晚都要持續不斷地清掃那些一碰就飛的『毛毛』。
出租車司機也有怨言,隨風飛舞的毛絮,很容易粘到油上,汽車發動機等部件都受影響。
這些都是楊絮柳絮惹的麻煩。
在哈爾濱,每年五六月間,漫天的楊絮柳絮就會脫離枝頭滿城飛舞,它們給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帶來了麻煩。幾年來,園林綠化部門對這些『不速之客』的治理費盡心思。
據了解,哈爾濱城區內的楊柳樹都是上個世紀70年代栽種的雌性樹木,這些樹剛栽種的時候是不飄絮的,隨著樹木成熟後,纔逐漸開始飛絮。楊柳樹價格便宜、成活率高、長得快,種後不久就能見綠,所以深得綠化部門的青睞。記者從哈市園林綠化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2006年以前栽種的綠化樹木大約700萬株,楊、柳樹約佔40%左右。據介紹,楊柳樹有雌雄兩種,樹齡一般在40~50年左右,只有雌性楊樹和柳樹纔會飄楊柳絮,飛絮期一般在15天左右。目前,哈市飛絮的主要是樹齡在25年以上樹齡較大的楊柳樹。據東北林業大學林業專家聶紹荃教授介紹,目前,哈市市區飛絮的老楊柳樹至少有10萬棵。
近幾年哈市綠化部門加大了對楊柳樹的治理力度,加大栽種新品種,每年都要在城區內新植幾十萬株經過反復雜交不飛絮的『中綏12號』楊樹、銀中楊、鑽天楊、小黑楊,以及柞樹、樟子松、白樺、紫椴等近20種優良鄉土樹種。
東北林業大學的專家坦言:根據樹木生長規律和自然的更替過程來說,要全部換掉哈市飄絮的雌楊柳起碼要50年的時間,短時間內要想消除楊柳樹飛絮的麻煩很難。
鏈接
北京市從2002年開始采用研制的『楊樹雌花序疏除劑』,經過4年的噴灑試驗,結果證明藥劑對楊絮的抑制率可以達到85%,目前還沒有發現藥劑對楊樹的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另外,北京市園林部門還采取將楊柳樹附近地面進行綠化處理,將樹下硬地板改成草地,並在樹周圍栽種低矮植物,減少水泥地面面積,避免地表形成高溫產生上昇氣流,使楊柳絮難降落地面。樹下有了草或者灌木,大部分飛絮就會被滯留在樹下的植被上,不再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