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電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特別是作文變化較大,出乎意料,許多學生反映試題略難;數學試題難度與去年總體相當,最後三道大題是拉檔題,對不同層次的考生將有很好的區分度。昨天,記者特別邀請哈師大附中語文教師宮東亮、市第九中學高三數學組叢培南老師就高考第一天的兩科試題情況進行了簡要評析。
語文:試題變化較大作文出乎意料
今年語文試題題量由去年的22道減少為21道,突出了主觀性試題即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考查。宮東亮老師分析,與以往相比,今年基礎知識應用題中,拼音和近義詞辨析這兩個知識點沒有考查,卻增加了近三四年都沒有考過的句子銜接題,這意味著今後考生在復習時不能報有僥幸心理,要從備考的角度,對一些在高考中沒有出現的題型也認真復習,否則可能會在考試中吃虧。
據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詩歌鑒賞題較難,考查的是宋代詞人王炎的一首上、下兩闕的詞,很多考生對該詞並不熟悉,且詞的字面意義十分難懂,因此宮老師分析,該題可能是考生失分的一個重點。語用題今年變化很大,題目設計新穎、靈活,一改以往給數據統計分析圖表,讓考生概述分析圖的形式,變為給出一張類似北京地圖的圖,讓考生據圖描述出北京科技館的地理位置,以此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一道好題。
作為歷年語文試題『重頭戲』的作文,宮老師認為,今年可以用『出乎意料』來形容。從1999年至2005年,高考語文作文一直是話題作文,今年卻突然改為給材料作文,讓許多考生措手不及。據了解,今年作文題是通過調查近年來全民讀書量逐年減少的數字及其調查問卷,讓考生自選角度、自立中心、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宮老師說,話題作文與給材料作文審題方式不同,很多考生可能對給材料作文的寫法並不熟悉,不太擅長從比較、分析材料中提煉立意,因此,今年作文跑題的考生很可能會增多。
數學:難度與去年相當適合各層次考生
今年高考數學試題,在重點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對考生能力的考查。整套題層次分明、難度適中,基礎題、中等題、難題分配合理,區分度較好,適合各層次考生。叢培南老師分析認為,數學試卷延續了前兩年的試題結構,題量與分數分配都沒有變化,整套試卷立意鮮明、設問靈活、層次清晰,強化了對主乾知識的考查,如函數思想、空間線面關系、解析幾何中的坐標方法等在試卷中都保持了較高的比例。同時,很多題目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形題,知識交匯處命題較多,試題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突出,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綜合解題能力。
淡化特殊技巧,強調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今年試卷的一個特點。今年數學試題堅持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考查學生的應用意識較多,尤以概率和導數的問題最為明顯。最後三道大題是拉檔題,總分為38分,其中第20題是導數應用題,第21題是解析幾何題,第22題是數列題,據分析,中等以上的學生對這三道題一般可做出來一半,好學生大概能得3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