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授和工作人員在打撈、處理死魚。
一化工廠內,大煙囪冒著黑煙。
東北網6月8日電 富來湖(又稱富來泡)距安達市市區不足2公裡。當地人說,富來湖200多公頃的龐大水面形成的小氣候像這個城市的肺,淨化著這個城市巨人的體內環境。然而,近年來,當地小化工污染、生活污水直排、制磚企業圍堰取土,使這個美麗的湖泊積勞成疾,漸漸喪失了肺之功能。
五千公斤試驗魚苗意外死亡
『我們搞的這個科研項目,是研究減少魚類生存對湖水的富營養化作用,減輕對富來湖水體的壓力,利於生態保護。』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水產養殖專業教授景德武告訴記者。1997年,在原黑龍江水產學校任教的景德武接受了學校分配給他的任務,選擇一個投餌養魚的湖泊作為學校教學實習和科研基地。景德武選擇了安達市郊的富來湖。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景德武就帶領學生們在富來湖進行『水產全過程生產實習』。
然而,景德武治理富來湖富營養化發展養魚業的課題剛剛開始,生活污水以及小化工廠污水的大量直排,使富來湖遭受重度污染,也把景德武的夢粉碎了。2006年5月11日,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的實習生發現,剛剛放進富來湖的試驗魚苗大量死亡,當日學生們撈出了25公斤死魚,第二天又撈出50公斤死魚,第四天達到600公斤。到5月15日止,投放到富來湖的5000多公斤越冬魚苗,全部死亡。
教授沿馬葫蘆尋找污染源
5月24日清晨,記者走近富來湖時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湖邊水面上漂浮著黑黑的油漬,另一邊淺水處被湖水衝過來的死魚密密麻麻,散發著臭味。一村民正悶頭撿拾死魚,他向記者展示一條死鯉魚:『這水毒性大啦!有的鴨子吃了死魚都藥死了。』
『魚的死我是有心理准備的,但沒有想到會死的這麼慘重。』景德武說。景德武所以有心理准備,是因為市區內幾個有重度污染的小化工廠在今春又抬頭。景教授說:『這些小化工有生產除草劑的,有生產乙?的,還有小煉油廠。它們沒有固定的生產場所,風聲一緊就停產搬家,風聲松了就又死灰復燃。這些小化工產生的含有有毒物質的污水直接由下水管道排入富來湖。另外,一家磚廠大量圍堰取土,把富來湖分割成若乾塊,變成取土場,使富來湖水面大面積縮減,改變了湖泊的生態。』
『我是逐個馬葫蘆沿著下水道找,找遍了全城纔找到這三個污染源的。』景德武說。
曾經用做淨化污水的設備已不能使用了。
這家工廠的廢水在不停地向富來湖排放。
記者暗訪3家化工廠
5月25日,記者前往上述小化工廠探個究竟。在原大慶石油學院院內的這個化工廠規模十分可觀,工廠沒有廠名。門衛擋住記者問有何事,記者稱走錯了門並問這家工廠叫什麼名字,門衛回答是工廠,記者再問生產什麼產品,門衛說了聲『不知道』後就示意記者離開。記者注意到,這個化工廠的廠區內擺放了許多大容器。記者發現,在該廠區的圍牆外有一根直徑約40厘米的粗鐵管,從圍牆底部穿透,這是一根排污的管道。排污口周圍都被油漬染成了黑色,散發著柴油味。
25日下午3時,記者輾轉找到位於安達城北一道街的一家化工廠。遠看這是一個居民院,走近發現院落裡安裝著4個直徑大約3米的大罐。一臺罐體上寫著大大『爆』字的罐車正在往地面的罐中加注液體。院內一根細高的鐵煙囪冒著黑煙,這家工廠也沒有廠名。一位管理人員警惕地問記者有什麼事,記者稱走錯了門,並問『這是什麼地方?』對方回答『化工廠』。問『生產什麼?』對方答『不知道』。知情人告訴記者,這家工廠是生產乙?的。其所排污物含有氫化物並通過下水道直接排到富來湖。記者打開這家工廠附近的一口污水井蓋,發現其所排污水為深紅色,氣味刺鼻。在富來湖東北岸,記者又發現了一處沒有廠名的化工廠,一位工人說該廠是生產除草劑的。
安達市環境保護局執法監察人員穆曉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對於污水處理問題,局裡正在運作招商。對於非法小化工廠和小煉油廠我們正在積極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