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電 七臺河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牽住招商引資上項目這個『牛鼻子』不放松,不斷創新有效載體,實現招商引資的戰略昇級,既推進了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也拉動了就業再就業,走出了一條雙贏之路。
發揮體制優勢上項目拉動就業。這個市原有地方國有企業220戶,規模小、效益差,多數企業經營困難,有的長期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5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正常生產的僅有18戶,在崗職工由最多2.5萬人減少到8471人,企業處於『絕境』。如何絕處逢生?這個市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購買、兼並、租賃國有資產,實現國有企業民營化,盤活國有資產16億元,激活了一大批停產半停產企業,安置了3萬多名職工就業,是我省較早完成國有企業民營化改革的城市,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達71%。
依托資源優勢上項目拉動就業。這個市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保有儲量17億噸,遠景儲量41億噸,是國家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市委、市政府抓住全國煤炭市場持續好轉有利時機,把煤炭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和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優勢,大上煤炭經濟項目,大力發展焦化產業。去年下半年,籌劃運作寶泰隆20萬噸煤氣制甲醇、隆鵬30萬噸焦油加工和15萬千瓦煤矸石煤泥發電等項目。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將成為該市新的主導產業和經濟增長點。目前寶泰隆化工公司等企業正在建設,2004年至2005年就吸納就業人數6479人。
發展非煤替代產業項目拉動就業。這個市在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同時,積極發展木制品加工、新型建材機械制造、醫藥等8個替代產業和一批大項目,既可為持續資源型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又為就業再就業提供更多的崗位,一舉多得。雙葉家具實業有限公司去年新擴建廠房,生產能力達到年產1萬套家具,2004、2005年共吸納5500人就業,今年將擴建二期工程,招收2000人。公司與職工簽訂合同期限為1~3年,保證了就業的穩定和長期性。
大力發展農業主輔換位工程項目,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畜牧業生產加工的大項目,如大森林集團公司1500萬只肉雞和50萬頭生豬加工、勃利縣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合作擴大煙葉復烤等項目。勃利縣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合作將煙葉復烤規模擴大到80萬擔,帶動基地種植面積10萬畝。這些大項目投產後,將轉移一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給農民和市縣級財政帶來很大收入,同時也解決了一些人的就業問題。
政府投資購買公益性事業項目,解決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再就業。對國有企業的下崗失業人員中男性50周歲、女性40周歲的『4050』就業困難人員,市、縣、區政府通過增加財政投入,購買保潔、保綠、保安、交通協管員、城市設施維護等公益性崗位加以解決。實行再就業援助、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安置『4050』人員就業再就業5800人。
環境窪地形成,客商蜂擁而來;梧桐枝繁葉茂,引來百鳳齊鳴。三年來,七臺河市新上各類項目1725個,總投資74.7億元。千萬元項目118個,億元項目28個,現有1220個項目建成投產。去年實現生產總值100.2億元,同比增長13.2%,有1.3萬人實現了就業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低於省控指標。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734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54.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7%和6.7%,轉移農村勞動力3.8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