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9日電 高考結束後,考生要面臨的另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估分。8日,哈爾濱市第九中學的權威教師對如何估分給考生指出三大誤區,並提出了四點建議。
哈爾濱市第九中學高級教師、高三學年組主任孫忠祥告訴記者,他曾經帶過九屆畢業班。每年考生估分時,都存在估分不准的情況,其中以估分偏高者居多。這主要是考生在進行估分時,容易出現三大誤區。
首先,有的考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在進行估分時,捨不得扣分,將一些可得可不得的分數全盤都算數。其次,有的考生對標准答案理解不夠,只注意看答案結果,忽視了標准答案及步驟得分的要求,從而造成估分過高。再有,就是有的考生由於心理壓力,在估分時下意識地抬高了估算成績。
為了廣大考生能准確估分,孫忠祥對考生估分提出了四點建議:
首先,建議考生在高考結束之後,要立即估分,這樣對某些細節的評估纔能達到較高的准確性。考生在進行評估時,不僅要看題目答得是否正確,還要看答得是否完整,因為少一個步驟或少一個論點,都會被扣分。對於客觀題答案,考生最好在全部科目考完後,馬上憑記憶及時地將答案寫下來,以免忘記。對記憶模糊的答案要對照試題進行回憶。對於主觀性試題,考生可在評估時采取兩種形式:一是語言表達不必與答案相同,意思對即可得滿分。二是實行『采點給分』方法,有些題分值較大,知識點較多,如果考生只能答出部分知識點,那麼也只能得答出的知識點的分。
其次,建議考生要多次估分,且有如下的程序:先自己估,然後請老師估,最後考生與老師一同進行估分。以自己評估的分數為主,不要被別人所左右,一定要自信。
再有,就是建議考生在進行作文評估時,要掌握好尺度。實際上,在高考評卷中一等、四等作文都相對較少,多數都是二等、三等。所以,在沒有寫跑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折中的辦法。如果考生通常的作文成績比較穩定,估分時可以參考自己平時的作文成績。
最後,建議考生在進行評估時要做到寬嚴適當。就是考生在估分時該寬的要寬,該嚴的一定要嚴。自己把握得准,就可以寬一些;把握得不准,有模棱兩可之嫌,則從嚴掌握。估分時一般采用前後松緊不一致的原則。譬如,考生認為這道題估得寬松些,那麼另一道題就應該稍嚴些;這一科估得松些,那一科便嚴些。這樣分數可以互補,總分不會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