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0日電 12年的寒窗苦讀只因遲到了17分鍾,就全部付諸東流了。考生鄭昆侖站在考點門外顯得那麼無奈和無助。
對於鄭昆侖來說,考點門衛的一句話,很可能就此改變了他的一生。要麼重讀一年,從頭再來;要麼結束求學生涯,幫著自己的殘疾父母支橕貧困的家。可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對他來說都太過殘忍。
12年的光陰、12年的心血、12年的『口挪肚攢』,鄭昆侖的父母好不容易纔把他送到了考場門前,但僅因遲到了17分鍾,一切的努力很可能因此而前功盡棄。不難想象,重讀一年的學費、雜費、生活費,對於一個負債累累的家庭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高考是公正的,考場的紀律是嚴肅的,所以,考點的工作人員對待考生更應該嚴肅認真。在保證其他考生權益不受侵害的情況下,一切都應以考生為根本。而考點這種缺乏『以人為本』的做法,顯然弄錯了高考『嚴肅』的本義,這對某一個人的命運來說,卻是極不嚴肅的。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