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電 日前,經教育部審批,在今年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中,齊齊哈爾大學交響樂團將在我省各高校巡回演出。這在我省是首次。立足專業提高素質
齊齊哈爾大學領導班子始終認為,校園藝術的品位對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增強教育的感染力至關重要。可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轉型,藝術團體紛紛經費嚴重不足,人纔的外流,造成了高雅藝術和嚴肅音樂的不景氣。面對這種情形,1998年,齊齊哈爾大學利用合校之際,由校長唱江華倡議,學校二十幾名教工組成了交響樂團。起初,樂團沒有經費,樂器都是隊員自己從家拿的,只能為一些獨唱、合唱伴奏。經過8年的努力,如今,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先後撥款100多萬元,為樂團配備了豎琴、斯坦威鋼琴等標准樂器,硬件上已達到省內一流交響樂團要求;同時,樂團吸收了藝術學院大部分教師、學生及特長生參加,逐漸形成了以專業師生和特長生為主,以學校乾部、社會各界人士和音樂愛好者為輔的80多人雙管編制的專業標准交響樂團,成為了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活動基地。
隨著學校知名度不斷擴大,樂團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截止到1999年,樂團可以演奏氣勢宏大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第四樂章、蕩氣回腸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百人大合唱《祖國頌》、《鐵鑽合唱》、熱情歡快的世界名曲《拉德斯基進行曲》和交響樂《紅旗頌》等等。幾年來,他們在『提高』上找突破口,調入了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指揮孫相根副教授,還多次聘請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畢業生及中央民族樂團指揮、俄羅斯肖洛霍夫師范大學大提琴演奏員、黑龍江首席小提琴手以及哈爾濱、大慶等專業團體的首席演奏員對各聲部單獨指導。通過積極參加省內的文化交流活動,辦團層次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從1998年至今,短短8年時間,交響樂團培養的幾屆學生已相繼畢業,因為基本功紮實、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備受用人單位青睞,大部分被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大中城市的學校或藝術團體錄用,極大地拓寬了就業渠道,也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省內外考生源源不斷。堅持業餘堅持奉獻
樂團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兩個堅持作為辦團原則和理念,即堅持業餘,堅持奉獻。只有業餘纔能廣泛,只有強化奉獻纔能堅持數年並發展壯大。樂團規定每周二、周四晚為排練時間。8年來,樂團的成員,無論是校長、專業師生、學校乾部還是特約客座,八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從未間斷。為此他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從沒人叫苦,沒人喊累。無論是去工廠、部隊、企業還是農村,沒人計較條件的優劣、沒人計較盒飯的單調;不管是義演還是慰問,從沒有人遲到早退,也沒人抱怨得失。
今天,談起『堅持奉獻』的辦團理念,校長唱江華還深有感觸。他說,這是樂團發展壯大的關鍵。『每晚每人給10元錢補助不多吧,如果這樣,一晚至少800元,一周1600元,一年下來就是8萬多元,這筆錢學校根本拿不起。而且,更重要的是,樂團裡有碩士生導師、社會各界名流,還有學生,一給錢就會出現你多我少,產生意見,不利於樂團的發展。』樂團正是憑著奉獻社會、服務師生的精神,承擔起文明使者的重任。名聲鵲起譽滿龍江
幾年來,齊齊哈爾大學交響樂團在實踐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如今已名聲鵲起,譽滿龍江。1999年,一場《同心曲》大型演出,向國家專家組全方位展示了齊大師生的良好素質和精神面貌,成為本科教學評價工作中的一大亮點。每年新生入學,樂團為新同學演出,讓第一次遠離親人的學子深切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讓他們能領略到高雅藝術的無窮魅力。曾不止一次聽到新同學這樣慨嘆:真沒想到,在這裡居然能聽到水平這麼高的交響樂,真該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交響樂團自組建以來,先後赴華安集團有限公司、大慶石化總廠等教育實習基地慰問演出,展示了齊齊哈爾大學的良好精神風貌,促進了中學素質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接軌,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影響。與此同時,交響樂團走出校門,深入社會、貼近生活,讓文明共建之花爭奇斗妍,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走進了鶴城的千家萬戶。龍沙音樂會、一年一度的綠色博覽會(觀鶴節)、連續三年的新年音樂會、關東文化旅游節等,齊齊哈爾大學交響樂團的演出已經成為齊齊哈爾經濟、文化生活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是一種雙贏:一方面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另一方面以齊齊哈爾大學為依托組建的齊齊哈爾市交響學會和音樂家學會,拓展了學術交流和專業空間,為該校藝術專業的長足發展搭建了新平臺。
天道酬勤。目前,該校24600平方米的藝術中心已交付使用,一個擁有1200個座位的標准音樂廳的建成,為人纔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為社會和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學術交流和藝術學科的發展拓展了廣闊的空間。日前,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組建了省大學教師藝術團,齊齊哈爾大學交響樂團是聘請的哈爾濱以外高校的惟一代表。樂團出色的演出,受到省委領導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