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哈爾濱市道裡區工程街68號大院改造庭院施工時,不慎把供水管線軋斷,居民樓化糞池和下水管流出的污水倒灌地溝裡,污染了自來水。
6日上午,工程街68號401室李先生反映,道裡區工程街道辦事處對大院進行改造施工時,推土機把居民樓的供水管線軋斷。501室的王先生說,5月31日,新改造的供水管線流出的自來水有沈淀物,泥沙多,水色發黃。6月3日,供水管線被軋斷,約100戶居民家停水。5日,恢復了供水,但水質不好,發黃。居民不敢飲用,家家備了桶裝純淨水。
6日,記者來到該院看到,地溝中的污水約有30厘米深,部分供水和下水管線浸泡在污水中,工人正在清淘污水和黑泥,臭氣熏天。工人們告訴記者,地溝裡有化糞池和下水管線滲漏流出的污水。401室李家儲存的自來水發黃,有沈淀物,水龍頭裡流出的自來水有淡淡的腥味。
負責供水的安國供暖分公司楊經理介紹說,他們只負責二次供水的樓外管線,樓內下水管滲漏往地溝裡倒灌,應由產權單位負責。產權單位哈車輛廠房產科韋工程師說,供水管線並網後,已移交安國供暖分公司,具體事宜不清楚。8日,韋告訴記者,他再次到現場查看,居民用水衛生問題不大,不像居民反映的那麼嚴重。
道裡供水分公司有關人士介紹說,供水管線應單跑,不能單跑的,兩個管線也應保持1米的距離,以避免滲漏,發生污染。
居民們擔懮:地溝內老化的供水管線和下水管線泡在一起,距離只有幾厘米,怎麼能保證用水衛生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