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饒河縣充分依托口岸優勢,發展對俄蔬菜生產,引領全縣人民靠發展外向型創匯農業致富奔小康。
饒河口岸是國家批准的一類口岸,與俄羅斯比金口岸僅一江之隔,從饒河摘下來的蔬菜第二天就可擺上俄羅斯人的餐桌。從95年開始,饒河縣依托口岸這一優勢,引導農民發展棚菜生產。縣裡成立了蔬菜協會,把周邊鄉鎮小打小鬧的菜農組織起來,種植一些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出口到俄羅斯。蔬菜協會每年還高薪聘請省農牧漁業廳和東北農大的專家教授,為農民舉辦培訓班,每年都從各科研院所引進20多個蔬菜新品種進行試種。針對俄市場需求,選定蔬菜品種推廣給菜農。蔬菜辦還積極到俄羅斯市場去找銷路,按著上不封頂、下有保護價的原則,為農民簽回『國際訂單』。經過十年的發展,饒河縣蔬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0000畝。每年都有近千噸蔬菜出口俄羅斯。
十年時間,饒河已累計對俄出口蔬菜8000噸,為農民收入增加3000萬元。今年饒河鎮鎮北村的菜農潘學彬,把自家的3畝大棚,全部種上俄羅斯市場暢銷的『法國紅利』西紅柿,潘學彬說:『這三畝地的西紅柿一季下來就能收入二萬多元。』蔬菜生產已成為饒河農民增收的新靚點。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