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饒河縣不斷加大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口岸通關能力。口岸自9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相繼投資一億多元用於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饒河口岸是1989年4月8號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一類口岸,與俄比金口岸僅一江之隔。饒河口岸自批准建設以來,饒河縣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2300多萬元修建了口岸辦公樓。對上爭取資金7000多萬元,先後建成了國門查驗大廳、7.8公裡口岸路和貨物分流路,修建了能同時停放50臺貨車的海關監管庫,投資463萬元修建了口岸輪渡碼頭。 2005年開工建設的口岸聯檢大廳和國際貨運中心,將使口岸設計通過能力提昇至年過貨100萬噸。新建國際貨運中心總投資1741萬元,口岸聯檢大廳總投資606萬元,建成後將使客檢和貨檢分離,改變客、貨混檢現狀。這兩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工,使饒河口岸功能完善、通路順暢、環境優越,口岸也將達到國際化、現代化、系統化的要求。為出入境人員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口岸過貨量、進出境人數呈逐年上昇趨勢。
據統計,13年來饒河口岸進出口總額累計實現4億美元。進出境人數達15.9萬人次,過出口貨物40萬噸。2004年,饒河口岸在全省50個縣中,進出口貿易額已躍居全省口岸第四位。過貨的品種也由單一的果菜類擴大到服裝、日用品、本材等10多個品種。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