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電 十六屆哈洽,十六年拼搏,十六載輝煌。
從最初的以貨易貨到招商引資、招纔引智,從只有10個國家4000名客商參展到如今吸引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餘萬中外客商參展、參會,從區域性展會昇級為國家級、國際級,如今,哈洽會已經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成長為17歲的花季少年。
哈洽會17年走向成熟
100多個國家能感受到哈洽會的輻射效應;
100多萬客商視哈洽會為可依賴的貿易平臺……
從1990年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對蘇聯東歐國家貿易洽談會,到今年的國際性盛會。哈洽會一屆比一屆紅火、一屆比一屆吸引人。
17年前,用西瓜、暖瓶換化肥、鋼材式的簡單易貨貿易,在首屆哈洽會上獨領風騷。隨著接軌國際的步伐漸行漸快,現匯貿易、經濟技術合作越來越多。1991年洽談會總成交額27億美元中,經濟技術合作佔15%。如今,各類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已在哈洽會上唱起主角,易貨貿易全線退出。
哈洽會不但成為各路商人開展合作的舞臺,同時也成了多國學者進行智慧碰撞的平臺。從第十五屆開始,哈洽會首次構建智力交易平臺,將科技與市場完美嫁接,實驗室成果、金點子在洽談會上找到市場賣點;國外專家為本地企業號脈,各種論壇為城市發展指路,哈洽會因此成為既能引資,又能引智的『多面手』。
哈洽會助力城市發展
成長的哈洽會是城市進步的縮影。因為哈洽會的號召力,哈爾濱成長為國際大都會的步伐加快了。
17年前,哈爾濱還僅與少數國家和地區有著經貿關系;現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與哈爾濱市有著較頻繁的經貿往來。
國際經貿活動的空前活躍,必然拉動本埠產業的優化和發展。哈洽會上廣泛的經貿合作、招商引資以及與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把哈爾濱市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推向了新階段。
權威數據顯示,會展業投入1元錢,將給相關行業帶來9元錢的經濟效益。每年的哈洽會不但展會本身成就數十億元的商品交易額,還讓哈爾濱的酒店、商場、旅游場所賺得盆滿缽平。哈洽會帶來了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同時需要與之匹配的服務業承載。17年間,拔地而起的賓館酒店達50多家。就在對哈洽會的磨合過程中,城市第三產業潛移默化地完成了提昇。
伴隨著哈洽會的成長,哈爾濱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飛躍。如今,哈爾濱市正按照建設『三個適宜』城市的總體目標,不斷提昇著市民的創業、居住、發展環境。據不完全統計,17年來,哈爾濱市道路建設翻了一番還多;近兩年來增加的綠地、樹木比前10年增加的總和還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已從3年前的5.7%躍昇到80%以上,一舉從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中的末尾躍昇到前列……
第17屆哈洽會將再創輝煌
作為中國7大綜合性經貿交易會之一,哈洽會已蜚聲海內外。哈洽會步子越走越穩,路越走越寬。
第17屆哈洽會正式晉昇『國際級』,展會層次借勢再攀新高。眾多國內外政要和知名人士將蒞臨本屆哈洽會。中央領導同志,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一批國內外著名科學家、院士、學者將參會;俄羅斯政府領導人等50多個外國省州級以上官員率領的經貿代表團,10多個國家的華商領袖及部分國家駐華使節將參會。德國西門子公司、美國AB公司、通用集團等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專業采購商等也將參會參展。
較之以往,本屆哈洽會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的特色更加突出。高層次、大規模的俄羅斯客商參展參會,進一步突出和強化了哈洽會的窗口、平臺作用。本屆哈洽會的許多活動已經列入2006年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框架。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主題更加鮮明。本屆哈洽會將進一步突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主題,專門設立老工業基地合作項目館,舉辦振興老工業基地項目推介會及相關會議,集中宣傳和推介東北地區國企產權轉讓和工業調整改造項目,特別是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項目,以及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相關戰略、規劃和政策。
展會內容更加豐富。據悉,本屆哈洽會將舉辦一系列的經貿活動、論壇會議和文化體育交流活動。同時,還將舉辦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文化、體育交流活動,以及大型廣場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活動,從而使本屆哈洽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會展周』。
迎著開放的世界走來,迎著東北地區的需要走來,哈洽會將伴隨著哈爾濱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