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6日電(記者 杜麗華)現場雕刻冰雕作品、曲藝節目不間斷上演、手工藝品現做現賣……哈洽會上,文化產業展區賺足了中外賓客的眼球,濃郁的黑土文化成為第十七屆哈洽會一道靚麗的風景。
哈洽會擺文化『盛宴』
今年的哈洽會設置了黑龍江文化產業展區,這是繼去年哈洽會首設文化展區後又一次闢專區集中展示黑土文化。哈洽會一開館,文化展區就成了一大看點。用魚皮做的衣服、用秸稈做的畫、用樺樹皮做的花瓶……參觀者被平時難得一見的民間藝術品深深吸引。
在5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產業展區內,書畫藝術、民間工藝美術、冰雪文化藝術、動漫與網絡游戲、新聞出版等16類百餘文化項目通過多媒體演示、現場制作和現場表演等多種方式充分展示。哈爾濱市為宣傳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將一名冰雕技師請到展館內,進行現場制作演示,不到一上午的功夫,一條活靈活現的魚雕刻而成,中外賓客無不拍手叫好。每天制作一款冰花進行展示,晶瑩剔透的冰花讓人誤以為是水晶玻璃制品,用手一摸頓感冰涼,人們紛紛感嘆太妙了。
與去年有所不同,今年文化展區首設傳媒文化專區,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黑龍江省出版社、黑龍江廣播電視局等紛紛亮相哈洽會。首次參加哈洽會的《黑龍江晨報》別出心裁,用報紙制成機器人形象大使,穿梭於各個展廳之間,向客商及來賓發放當天的報紙,頗受與會人員的歡迎。
![]() |
酷似水晶制品的冰花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
哈洽會向文化要效益
近兩年,哈洽會增設文化展區,一方面是為了營造文化氣息,提昇展會品味,其次也為文化產業面向市場搭建平臺,最終向文化要效益。
為配合此次哈洽會文化產業項目招商,有關部門專門制作了精美的宣傳畫冊《中國黑龍江文化產業》。畫冊用中文和俄文兩種語言,推介了黑龍江70多個文化產業項目。每個項目的簡介、性質、投資額、合作方式等信息清晰明了。『北方黑土地孕育滋養了瑰麗之花,這裡更蘊含著諸多極富潛力的商機,讓我們共同感受龍江大地雄渾強勁的脈動。』畫冊《序》中誠摯邀請國內外人士參與黑龍江文化產業建設。
哈洽會上,國內外客商對參展的黑土文化項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兩天來,共簽約文化產業項目17個,簽約額達6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涵蓋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動漫等方面。其中,黑龍江省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與美國國際特別項目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國哈爾濱冰燈冰雕赴美國展覽的合同,黑龍江新洋科技與黑龍江省動漫網絡游戲產業發展中心簽署了進駐協議等。
![]() |
用樺樹皮制作的刺猥惟妙惟肖 |
黑土文化待深入挖掘
據了解,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黑龍江省的文化產業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黑龍江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發達省市的相比差距較大。可喜的是,黑龍江已著手為文化產業招商引資搭建平臺,促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和市場化進程。
近年來,黑龍江省經過悉心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品牌,如北大荒版畫、海倫剪紙、望奎皮影畫等。但這些文化產品尚未形成規模,與黑龍江旅游商品市場脫節。至今,黑龍江仍缺乏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產品,作為旅游大省的黑龍江,旅游紀念品市場前景廣闊。
為此,有專家提出建議,要進一步深入挖掘黑龍江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北方民俗文化和傳統手工藝,通過政府部門引導和規范,形成研、產、銷一體化的開發模式,盡早解決文化旅游商品生產與市場脫節的問題。
在參觀完文化產業展區後,一位從事信息文化傳播的彭先生頗有感慨地說:『通過哈洽會這個平臺集中展示黑土文化這很好,但文化展區整體感覺重點不突出,零散而缺乏梳理。』彭先生建議有關部門對黑龍江地域文化進行分類整合,形成系統的黑土文化,同時探索應用三維動畫等現代傳播手段展示傳統的黑土文化。